第7章 上工(1 / 2)
回到知青点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木匠吴老头已经把之前集体宿舍里边儿的人要的东西送过来了。夏春耀让他都放进屋了。
七个壮汉同时干活儿,三间屋的炕和火灶都已经弄好了,现在正在弄火墙。估计赶天黑也差不多完工了。干的真利索。
看见他们买回来的锅,抽出一个人来,正好把锅也给他们安好了。
感觉还没怎么休息。两天的休息时间已经过去了。
第三天早上4点半,随着“当~~,当当!”“当~~,当当!”很有节奏感的连敲两回的钟声,紧接着传来大队长李卫国沿街的喊声:“准备下地干活喽!”
钟声一响,大队长一喊,整个村子就醒来了。家家户户做饭的先起,说是饭,其实是汤,水多,小米或者玉米面少,主劳力能吃一个巴掌大的窝窝头,其他老弱小只有半个,汤管够,就着一盘能咸死人的老咸菜。清汤罐大肚,混个水饱。大部分地里创食的人家早上都是这样的饭食,也有条件好一点的,也只是干饭多一点,汤浓稠一点。当然还有更穷的,早饭连清汤都没有。中午吃的要好一点,要不身体扛不住。
新知青也跟着老知青,早早的起来,做饭的做饭,洗漱的洗漱。5点开始上工,可不能迟到。迟到了就要扣工分,这时候的工分虽然不是人民币,但堪比人民币。
当地人们有句顺口溜:“工分就是钱和粮,不挣工分饿得慌,工分能养儿和女,工分能供爹和娘。”
因为在这时候,工分就是社员参加生产队劳动并直接关系到劳动报酬的一个计量单位。
也就是说,一个社员,他挣的工分越多,那么他的报酬就越高,反过来说,他挣的工分越少,那么他的报酬就越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