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二次战役(6)冰天雪地长津湖8 这一条漫长的血路(1 / 2)

加入书签

在1950年11月30日到12月1日的作战中,志愿军第27军不惜代价,猛冲猛打顽强作战,在新兴里歼灭了美军麦克莱恩特遣队及费斯特遣队,美军残部退往下碣隅里。

此时,志愿军在西线的反击已取得重大胜利,美军第8集团军从清川江一线全面撤退,使得孤立于朝鲜东北角的美军第10军更加陷入困境。特别是在长津湖地区被分割包围的第1陆战师,面临全军覆灭的巨大风险。

11月30日,阿尔蒙德决定第10军全军,向咸兴和兴南地区全面撤退,命令柳潭里的陆战1师第5团和第7团“同时而迅速地撤向下碣隅里”,并派遣一支强有力的增援部队从下碣隅里北上,解救第31团战斗队;随后,在美军第三师的策应下,一同向南突围。

柳潭里的美陆战1师第5团和第7团,接到向下竭隅里突围的命令后,便开始调整防线,并加紧接收空投给养,储备撤退需要的物资,清点无法带走的装备以全部销毁。

当日19时20分,陆战1师正式发布了从柳潭里撤退的命令。

长津湖战役第二阶段的战事,徐徐展开。

新兴里战斗结束后,柳潭里迅速成为长津湖地区作战的焦点。

柳潭里是由5座孤立的山群围绕的一个小型盆地,是交通要塞,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西线的美第8集团军,战略位置尤为重要。

志愿军第9兵团在第一阶段的柳潭里、下碣隅里、新兴里等多地激战中,伤亡与非战斗减员极大,无法形成团级规模及以上的进攻,不得不减缓攻击节奏,继而将最后攻击决胜的希望,寄托在远在百里之外的长津湖东北厚昌及江口、长津一线的第26军的2个师8个团的身上。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宋时轮、陶勇心急如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