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不朽之真越古今(2 / 2)

加入书签

国家体制开辟以来,诸国起而又灭,亡而复兴,书山始终屹立。

“出世”和“入世”,就是书山和四大书院的关系。

书山希望保持一种超然的姿态,不像道门与道国融为一体,也不像现在的墨门积极入世,更不愿像枯荣院,一夜之间被推平。

如今暮鼓书院迁移到了祸水,楚国灭南斗,压文越,其实已在书山门外。

在高政身死的那一刻,越国就已经山河倒悬。数千年的社稷,被翻转为一只倒扣的沙漏,等待终期。那流沙计时是文姓皇室最后的光阴,又何尝不是书山之外楚国叩门的步点?

书山已经一再地表明态度,从颜生到陈朴,今夜只不过是被文景琇逼出来,终于正面站在楚人身前,有了更清晰的立场表达——

正朔天子的生死,应当在国家体制的规则内,不可无罪而诛。越廷无罪,不应遽亡。

景国的东天师,也为此句盖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