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订婚(2 / 2)

加入书签

“应该是去县城买嫁妆,听说洪家送了五百两聘礼,你大伯想要留下一半补贴家用,但是李梅不干,说嫁妆太少了怕进门后婆家看不起,她计划用两百两银子买水田带去婆家,一百两银子买别的嫁妆,一百两银子压箱底,给家里留一百两银子。”

“李梅挺有心计的,她一定跟大伯他们说等她在洪家站稳了脚跟再提携娘家,不然,大伯和大伯娘不可能听她的安排。”李婧文猜测说,李家荣两口子都是爱钱如命的人,看到这么多银子还能陪送一半就不错了。

“确实,你大伯原来想留下一半的银子去县城里买个小院子,一家人重新搬回县里住,但是李梅坚决不同意,说她爹在县里找不到工作,靠家里的几亩地,肯定养不了一大家子人,所以她让他爹在青牛镇找工作,虽然工钱低点,但是他们可以住在家里,后院有菜园,至少可以自己种菜吃。”刘氏点点头。

“她怕她爹娘去县城后没有吃的懒上她,那样她在洪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李婧文心想她对自己的爹娘蛮了解的。

“她说的也有道理,你大伯他们把田都佃出去了,但是吃的粮食还是够了,再在后院种点菜吃,喂几只鸡,再养头猪,平时只要买点肉吃,开支要少很多。”刘氏认为李家荣的想法太过荒唐,哪有一家子靠着出嫁了女儿过日子的?

“他们家里还有两个读书的呢,二宝在青牛镇读书花要少点,但一年最少要十两银子,大宝在县城的书院,吃、住都要钱,还要跟同窗交往,买书籍和笔墨纸砚,一年没有二、三十两银子下不得地,靠那六亩地的租子怎么够?”李婧文冷笑着说。

以前家里有三十多亩田地,她爹和四叔有空就要去打短工,还有她娘做绣活、打络子,一分一毫都要交给吴氏,家里每年最少要养两头猪和三十只鸡,每隔十天吴氏就要到青牛镇去卖鸡蛋,到了年底就卖猪卖鸡,这些钱都大多进了大房的口袋。

现在没有二房和四房为他们扛长活了,家产也分薄了,他们自己又不想干活,如果不靠女婿家里,他们拿什么来送两个儿子读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