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的二月(64)(1 / 2)

加入书签

不远处的李桂兰,挖了最后一锄头后,拎着一个没有去除茎杆的芋头,扛着锄头,朝苏念走了过来。

娘,走吧!

李桂兰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又去小河边洗了一把手,准备和苏念一起背着芋头回家。

正蹲下身子,打算把背篓背起的时候,突然听见了一阵喊声。

娘!嫂子!

李桂兰抬眼,朝声音传来的地方看去。

发现是周敏年和张青山两人。

只见两人的肩膀上,都扛着一大捆的竹子,看来是刚刚砍了竹子过来。

路过小河边,正好看见了苏念和李桂兰两人。

敏年!青山!

苏念也高兴的朝两人挥了挥手。

周敏年和张青山两人,立马把肩膀上的竹子放在了地上,向着苏念和李桂兰所在的地方跑过来。

娘,你们不是去找吃的了吗?在这里做什么?

周敏年一边向苏念走过去,一边询问到。

不都在这里了嘛!

苏念笑着指了指两个大背篓。

这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周敏年好奇的上前打量了一番,发现是一些黑黑的、满是泥土的大根茎,不禁怀疑到。

这个叫做芋头,当然能吃了,等会儿中午就做给你们吃!

苏念笑呵呵的应到。

娘,你们是打算回去吗?

周敏年见李桂兰已经把东西收拾妥当了,小声地向苏念询问到。

已经把两个背篓都装满了,也没什么可以装了,先把芋头背回去,等会儿再来挖。

娘,嫂子!我帮你们背回去吧!

周敏年既然看见了,自然不会让自己的亲娘和嫂子受这个累。

小叔,不用了,我可以自己背回去!

李桂兰摆了摆手,朝周敏年拒绝到。

嫂子,就让我来背吧!

周敏年可不理会李桂兰,直接蹲下身子,把一背篓的芋头背了起来。

娘,你等着我,我等会儿就来!你们可千万别背!

周敏年以为一背篓芋头并没有很重,背上身了,才发现特别的沉。

这么沉的东西,更加不能让两个女人来背了。

还是自己多跑两趟,把芋头背回去吧!

让我来吧!我和你一起背回去!

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张青山,突然开口,把另外一背篓的芋头也背了起来。

青山,真是麻烦你了!

苏念很是不好意思的对张青山说道。

明明还要忙别的事情,却还要帮着她们做事。

大婶,你说的是什么话呀!咱们这么亲近,就别这么客套了。

张青山背起芋头,一边往前走,一边对苏念说道。

两个男人都力气就是大,背着沉重的芋头,也是健步如飞。

没一会儿的功夫,就走出去十多米远。

娘,要不你跟着敏年他们回去吧!我在这里再挖一些芋头。

李桂兰可闲不住,芋头不用她背了,就接着挖吧!

行!那我就先回去吧!那些芋头还要处理一下。

苏念点了点头,答应下来了。

芋头背回去了,还需要清除一下表面的泥土,还要晾一晾。

桂兰,你也别忙到太晚了,日头升高了,你就回来,吃了中饭,中午休息休息再去挖芋头,可别累坏了。

临走前,苏念不忘对李桂兰叮嘱到。

这个大儿媳可是个实在的勤快人,忙起来就不记得时间了。

知道了!娘!你快回去吧!

李桂兰扛着锄头,又开始挖芋头了。

她催促着苏念,让她尽快回去。

行!那我就走了!

苏念爽快的应下了。

临走前,她把刚刚摘下来的,收拾好的芋头茎杆,抱了一大捆回去。

李桂兰瞧见了,好奇的问到:娘,你把这些茎杆带回去做什么?

芋头能吃,难道这些茎杆也能吃。

这些都是可以吃的,别浪费了!

苏念抱起一大捆茎杆,往家走去。

芋头的茎杆,叫做芋荷,去皮切成小段,可以直接炒来吃。

要是喜欢特别一些的吃法,也可以做成酸芋荷。

储存在坛子里,那味道,相当的酸爽。

酸芋荷,可是苏念的心头好。

没想到,还真的可以吃啊!

李桂兰惊讶的默念到。

桂兰,你可千万别把这些芋荷给丢了,我晚一些再过来搬回去!

临走时,苏念还不忘小心的叮嘱到。

娘,你放心吧!我肯定不会丢的。

李桂兰是一个相当珍惜食物的人。

苏念都告诉她了,这些芋荷是可以吃的。

说什么,李桂兰也不会丢了。

苏念抱着一大捆芋荷,走到半路上,遇上了折返回去搬竹子的周敏年和张青山两人。

你们去哪啊?

苏念向二人询问到。

娘,我和大哥,还要把竹子搬到那片空地去,趁着这两天的功夫,尽快把大棚搭起来,到时候,村民们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周敏年向苏念解释到。

去吧!记得早点回来,我现在回去,过一会儿就做中饭!

今天大家都起的很早,又都非常的忙碌,肯定早就饿了。

苏念打算早一些做中饭,中午也能让大家早些吃饭,吃了饭以后,还能眯一会儿。

知道了!

周敏年朗声应到,跟着张青山往前走去。

母子二人,就此别过。

回到家后,苏念先是把两个大背篓里的芋头都倒了出来,摆放在院子里。

幸好当初建房子时,围了一个大大的庭院,如今才能放的下这么多的东西。

刚刚收回来的芋头,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吹一吹风,能够快速的风干表面的水分,让里面的淀粉更好的沉淀。

这样一来,芋头就更香更糯了。

处理好了芋头,苏念开始处理自己抱回来的一大捆芋荷。

只见她挑了一些又长又粗的芋荷,把上面的叶子去除了。

然后把芋荷表面的皮一一撕下。

又把长长的芋荷,撅断成大拇指长短的小段。

没一会儿,苏念就撅了一大盆的芋荷。

苏念去厨房里拿来了盐罐子,给芋荷均匀的撒上,等待着芋荷里面的水分被杀出来。

第一百四十二章 粮食问题

等了一会儿,苏念估摸着芋荷已经腌的差不多了,便把盆里的芋荷用力挤压了一番。

挤出来不少的水分后,又把芋荷重新清洗了一边。

芋荷准备妥当了,接着就是准备芋头了。

苏念从地上挑了几颗被挖伤的,有些破损的芋头,用菜刀,把皮削去。

黑黑的外皮被削去后,立刻露出了鲜嫩可爱的内里。

这种大芋头的口感特别好,松软粉糯,入口即化。

因为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忙,今天中午的午饭,苏念也不打算做的太复杂。

就用这些挖过来的新鲜芋头,做两道简单的菜色。

苏念把芋头削好皮后,切成了小块,直接放入大锅里蒸。

趁着蒸芋头的功夫,又调了一大碗的蘸料。

蒸熟了的芋头,不需要过多的加工,直接蘸着蘸料吃,既充饥又可口。

大概十分钟后,苏念就把锅里蒸熟的芋头装了出来。

装了满满的一大盆。

周家的厨房里,还挂着不少的野鸡肉。

那些野鸡,都是周敏年和张青山打回来的猎物。

因为数量太多了,吃不完,苏念干脆腌起来,挂在了厨房里。

如今,正好配着芋头蒸起来。

芋头沙糯,和腌肉一起蒸,可以吸收腌肉的咸香味,同时又为野鸡肉,提供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清香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