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琉璃寺,盖棺定论(2 / 2)
然后他亲自给白正剃度,并取法号智远,又以灰白色为琉璃寺的僧袍颜色,而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法兰将自己从天竺带来的暗红色僧袍裁剪后,披在灰白色僧袍外面挡风,自称为袈裟。又确定了种灰白色的帽子,称之为僧帽,抵御头上来自天上的寒冷。
而袈裟也成为了只有住持和高僧才有资格佩戴的东西。
虽然决定要修改一些教义,但是法兰还是决定留下剃度这一戒,认为这个戒律能够分表佛门与其他教派的区别,也希望佛门弟子能够放下过往,一心向佛。
而随着法兰正式入驻朝歌城东的琉璃寺,上次他在牢狱里传下的种子,立马发了芽,有几个人立即就来到琉璃寺剃度出家,拜了法兰为师,从此一心礼佛,专研佛经,希望改过自新,寻求心灵的藉慰。
而年仅十六岁的小僧侣智远,也自然就成了琉璃寺年纪最小的大师兄。
不仅如此,为了与法兰争夺,天师府派出了高功宋真显,前往朝歌城北的皓灵观担任观主,与琉璃寺分庭抗礼。
自此,皓灵观,琉璃寺的争锋就从现在开始了,而在朝歌,僧侣和道士在街上起口角也是经常所见,也成为了朝歌五景之一。
之前的朝歌只有四景,即每年一度的灯会、法堂辩论、大街上法吏鞭挞违法之人、繁荣热闹的集市。如今又要加上街上针锋相对的道士和僧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