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贞烈牌坊(2 / 2)
崔珏仔细询问道:“那牌匾上原本是贞烈烈妇几个字,除了这些,可还有什么不同?”
上官夫人告诉他:“那块牌匾本是由红绸布覆盖,在红绸布内有血写字迹,乃是一首诗:颖川河水向南流,女儿出嫁拉花头。真情应送双飞雁,冤怨难平开面愁。”
诗算不上什么佳作,所叙述也不过是本地关于女子出嫁的“拉花”“开面”等风俗。按理说这些风俗习惯也没有什么,是一些称不上特殊的事情,可以说那些县镇风俗都差不多。为什么写在诗里?有什么含义吗?
崔珏略为沉思,忽然醒悟,这是一首藏头诗,明明说“颖女真冤”嘛!这个“颖女”是谁?难道是指这位“贞烈”的赵氏吗。难道她的死真的有冤情?如果有冤,或许现在已化成厉鬼!
崔珏觉得事态严重,因此立刻上官家众人告别赶回了城隍庙,找到了周子良。
他把这个无头案告诉了周子良,周子良一时不知道从何入手,但他认为此案必定与“贞烈牌坊”有关。
于是,崔珏与周子良进行分工,崔珏负责到泾河县去暗访,周子良负责到颖川县去调查。
商议之后,崔珏装扮成江湖游医,立刻动身赶往泾河县。周子良装扮为货郎,前往赵氏娘家颖川县。
崔珏到了泾河县,出入各家各户,一边收购药材,一边借机与人谈天,把话题引向“贞烈牌坊”之事。不料人们一听到此事,都噤若寒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