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雒阳(1 / 2)
雒阳,古时称斟、洛邑、成周、洛阳。
始皇帝一统六国后,以“五德始终”为由,认为秦为“水德”,曾改雒阳为洛阳。
而在光武帝定都于此后,因为汉尚火德,所以便改洛阳为雒阳。因为“雒”字右边是“佳”,而“佳”字里面有两个“土”字,寓意可以镇水,使汉朝基业稳固长久。
而且当时的光武帝还没有彻底平定天下。
相比长安拥有关中四塞之险,雒阳自然不如其地形险固,易守难攻,甚至还是个四战之地。
但其所处的伊洛河谷盆地比关中平原要小,且四面环山,有八大险关,其西据崤函,东阻虎牢,南有伊阙,北临黄河,另有三川之利(河水,洛水,伊水)便于水运,这使得刘秀既可以用少数兵力进行防守,也便利于四处出击。
不过虽然雒阳有着这些天险防守,可是缺点也很明显。
前汉之时,高祖皇帝也曾为是否定都洛阳而犹豫过。
依据手下谋臣娄敬所言:“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可是时高祖麾下多六国之人,所以大多都劝其在洛阳定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