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我的暗示(2 / 2)

加入书签

由此,在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中,命名“诡辩”的名声常伴随着名家的思想;但在某种程度上,如能延续其思想路线,它们可能将成为后世哲学发展的基础。不幸的是,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将其他学派边缘化甚至消灭于历史长河中。因此,当我们理解先哲智慧时,便会感受到当时诸子争鸣的激烈与多元。

儒家的忠义廉洁观念是为人立身的基本准则;连横合纵体现了智谋的战略应用;墨子倡导的科学精神则以实际应用为核心。而兵家聚焦军事战略,阴阳家用自然法则指引生活。名家则是通过辩明物与本质的**对接哲学思辨的起源,为日后诸多哲学思想的奠基者之一。

公孙玲珑的一句话让旁边的李斯感到微妙的紧张或不安——这不仅仅是对问题的思考。公孙玲珑的话语中暗含一种机巧或策略。如果不能深入其中逻辑关系,可能会被她设计的思维陷阱困扰。在表达完自己的看法后,她望向秦铭,仿佛已期待他给出答案。或许是针对秦铭单独占据三大席位表现出的不满,或许是对秦铭抱有情感倾向,并转移原本对张良的兴趣。不论何种原因,张良释然了,并用悲悯的目光看向秦铭,其余人也目光凝聚在秦铭身上,等待他的回答。

秦铭没有保持静默,缓缓站立。“对于名家的高度关注表示感激,接下来就让我回答这个问题。”

然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表示不仅仅是名家有权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在这样一个问题下,我有一个反问,请您聆听。”

“如果有位疯狂的人把五个无害之人放在路**。随后,不受驾驶者控制的战车失控,径直驶向这几个人并很快将碾压他们。”

在此背景下,他继续阐述问题情境,“假设此时你能影响拉动战马使失控的战车拐弯。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发声以改变路线么?”

秦铭提出的问题如同历史上流传甚广的道德悖论——火车困境。这在伦理哲学领域具有极高知名度,并成为了探讨人们在面对复杂决定时所遵循道德原则的一道思想试金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