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命名有学问(2 / 2)
比如李彦红就经常嘲笑“谷歌”这个名字,过于大众了。丰收之歌,看起来很美,可主流的网民大部分是白领、大学生和青少年,理解不来丰收的快乐。所以在很多用户视角下,都拒绝使用“谷歌”这两个字,而是直接使用google来替代。
如何取一个高端网民不排斥,低端网民能理解的名字,不是一件简单事。
周不器当然早有腹稿。
答案是微信。
这个名字,堪称神级!
尤其是考虑到前世企鹅起这个名字的时间节点,就更能体现出“微信”这两个字的厉害之处了。
当时,飞信在威胁qq,微博在大杀四方。手机端免费发短信,成了用户的一大刚需,米聊已经在国内兴起。
微信这个名字,是蹭了“飞信”、“微博”和“短信”这三个名词的热度,又不失产品命名的体面,还能被大众人群广泛的理解,很容易完成下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