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孩子(1 / 2)

加入书签

如意,又被称为"爪杖",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制造如意的初衷是满足人们的痒痒之需。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它逐渐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如顺应心意、吉祥如意等美好的寓意。

李承乾接过李仁手中的如意,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

晋代有一位高僧叫竺县猷,一年前往会稽的路上,经过赤城山,途中遇到了一群凶猛的老虎。

竺县猷深信自己的佛法可以温化一切众生的心灵,于是他便席地而坐,决定为这群老虎讲经说法。

不出所料,老虎们开始静静地聆听。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一只老虎竟然渐渐感到宁静和平和,好像真的被竺县猷的言语所触动。

老虎渐渐放下了猛兽的本性,渐渐打起鼾来,他竟然在竺县猷的佛法讲解中入眠了。

竺县猷感到一股欣慰与喜悦,因为他相信这是佛法的力量在起作用。

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拿起手中的如意杖,轻敲了敲老虎的脑袋,唤醒了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