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润物无声(2 / 2)
实事求是地说,他其实还算是个不错的官,手虽然偶尔也不干净,但从李家没有打着顾怀的旗号也在钱塘生意蒸蒸日上就能看出来,起码他还是想做出一番政绩的,而且还颇有眼光。
所以他并不算慌,只是有些担心顾怀这位走到哪儿哪儿出事的灾星又想搞出什么事情来--然而让他意外的是,顾怀只是让他做几件看起来无关痛痒的小事。
首先是将民营船厂的禁令取消。
认真追溯起来,这条禁令还是大魏开国时候就有了的,这里面的船指的不是渔船或者民用船,而是能出海能载货的大船,大魏虽然没有海禁,但造船的权力一直收归在官府设立的船厂里,这两年官府还因为海运贸易的发达挣了个盆满钵满,但毫无疑问不许民间私自造船极大的阻碍了船业的发展。
起码顾怀那天去码头和船厂的时候就觉得他们造船的技术还停留在唐代没什么长进,真要是让民间船厂自己折腾,这两年说不定都更新几代了。
其次官府接下来要做的事便是着手解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自古以来都有,土地兼并在封建王朝永远是个要命的问题,而在江南丝织业飞速发展的当下,大量地主豪绅强买农田改耕为桑,雇佣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来养蚕的现象极为普遍,钱塘那些工坊里的工人大多都是这种活不下去的农民,不得已拖家带口离开祖辈生活的土地谋一条出路。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官府出面,拿出一个解决办法,以钱塘为试点,逐步推行两浙,然后在以后的过程里逐渐找到传统农耕与种植桑树之间的平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