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晋文公大行封赏(2 / 2)
2.【狐偃,姬姓,狐氏,字子犯,大戎(今山西交城人)。狐偃和哥哥狐毛辅佐重耳,骊姬之乱引发晋国混乱,力劝重耳流亡国外,保卫重耳流亡十九年。支持晋文公重耳即位,帮助晋文公成为霸主,担任上将军,是晋文公的首席谋士。晋文公七年去世,其子狐射姑袭爵。遗物有“子犯和钟”,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3.【魏犨,姬姓,魏氏,名犨,谥武,史称魏武子。毕万之子,芒季之孙。以勇力闻名。随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晋文公回国当上君主后,在公元前636年让魏犨继魏氏封地(晋国魏地,今山西芮城)。其后代就是三家分晋的魏氏,封侯即称魏国。也就是说,晋国的赵、魏、韩三家分晋之后都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厉害!
韩武子,姬姓,韩氏,曲沃人,名万,谥武。战国七雄的先祖,曲沃武公将韩原封地给了韩万作为采邑,因而为韩氏。生子韩赇伯,韩赇伯生子韩简。】
4.【胥臣,字季子,由于封地于臼(今山西运城),曾任司空,所以又称臼季、司空季子。主要成就:重耳老师,随重耳流亡十九年,城濮之战,谏重耳接纳怀赢,因材施教。】
5.【先轸,又称原轸,晋国原邑(今河南省济源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优秀的军事统帅。从重耳流亡,‘五贤士’之一。】
6.【颠颉,追随重耳流亡者之一。公元前632年,晋文公率领军队入侵曹国,俘虏了曹共公,下令军队不得侵犯僖负羁及其家人,以报答当年途径曹国时的接待,而颠颉和魏犨却违反君令,纵火烧了僖负羁的家,晋文公知道后,魏犨因勇力过人而得到幸免,颠颉则被正法。】
第二等暗送秋波的,以栾枝、郤溱为首功,其余的士会、舟之侨、孙伯纠、祁满等,按次序论功行赏。
第三等迎降的,郤步扬、韩简为首功,其余的梁繇靡、家仆徒、郤乞、先篾、屠击等,按次序论功行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