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柯地会盟(1 / 2)
公元前681年的北杏(山东东阿)会盟,由于宋国不配合出兵讨伐没来参会的其他国家,不辞而别,此次盟会也就不欢而散。由齐桓公第一次组织的会盟大会,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北杏会盟的第二天,齐桓公听说宋桓公御说背弃盟约私自逃走了,大怒,就要派兵去追击。
管仲说:“追击显得不仁义、不正义,请求朝廷派军队讨伐他,才是名正言顺的。但是还有比这件事更急的呢。”
齐桓公惊诧,问到:“还有啥事比这还急?”
管仲说:“宋国离咱们远,鲁国离咱近,而且鲁国还是周王室的宗族同盟,不先把鲁国制服了,拿什么来制服宋国?”
齐桓公同意这想法,就问:“使用什么方法策略去讨伐鲁国呢(伐鲁当从何路)?”
管仲回答:“济水的东北有一个遂国,是鲁国的附庸国,国小,实力不大,国民一共才有四个姓氏,人口很少。如果我们派出重兵进入,立即就能拿下。拿下遂国,鲁侯必然恐慌惧怕,然后派遣一个使臣,前去责备他不来参加北杏盟会,再派遣另一个使臣报告给他的母亲文姜,夫人想要他的儿子与齐国舅舅家(文姜是齐桓公的姐姐,鲁庄公是齐桓公的外甥)处好关系,自然会怂恿儿子,鲁侯不敢违抗母亲,加上我们的武力威慑,一定会来讲和、结盟,等到他来请求,就答应他,这样就与鲁国结为同盟了。然后再将兵力调往宋国,就说是奉了周天子的命令前来讨伐,就能地轻松拿下宋国了。”
注:【遂国,周武王封舜的后裔于遂(今山东宁阳、肥城一带),是鲁国的附庸国。公元前681年,被齐国所灭。】
齐桓公同意按此计划行动。
齐桓公一鼓作气拿下遂国,然后屯兵在济水,派遣使臣前去宋国劝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