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齐桓公之死(1 / 2)
齐桓公四十二年,周襄王八年,即公元前644年。
齐桓公自从去年任命鲍叔牙为相,全权处理国家大事,也依照管仲的遗言,将竖貂、雍巫(易牙)、开方三人撵走了,让他们远离自己,也远离朝堂。
可是,身边没有了这些小人阿谀奉承,齐桓公又觉得没意思了,吃不好睡不着的,身边也没有开玩笑的人了,整天脸上也没有笑容(食不甘味,夜不酣寝,口无谑语,面无笑容)。
长卫姬就对他说:“您赶走了竖貂他们几个人,也没看到国家治理的更好,倒只看到你的容颜日益憔悴,就是因为身边使唤的这些人,不能够让您趁心如意,您为什么不把他们几个召回来呢(君逐竖貂诸人,而国不加治,容颜日悴,意者左右使令,不能体君之心,何不召之)?”
齐桓公说:“我确实也思念这三人,但既然已经赶走了,而再把他们找回来,恐怕会让鲍叔牙面子上过不去。”
长卫姬说:“鲍叔牙的身边,难道就没有使唤的人吗?您老了,没有必要再自己苦着自己了。就以做点好吃的为名,先把易牙找回来,那么开方、竖貂即使不找,他们也就会自动回来了。”齐桓公听从了她的话,就把易牙找回来,管理御膳房(乃召雍巫和五味)。
鲍叔牙劝谏说:“主公怎么忘了管仲的遗言了吗?为啥又召回来了?”
齐桓公说:“这三个人对我有用,对国家无害。仲父的话,是不是有些夸张了(无乃太过)?”于是不再听从鲍叔牙的话,把开方、竖貂也都找回来了,让三人官复原职,侍奉在身边。
鲍叔牙生气、郁闷,发病而死。
管、鲍都死了,齐桓公已经老迈无能,这三人就更加肆无忌惮,于是齐国的权力都被这三人控制。顺从这三人的,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违逆的,不是被杀就是被驱逐。齐国朝堂,小人猖獗,忠良避退,一片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