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永世流芳(2 / 2)

加入书签

"托陛下的福,"老妇露出慈祥的笑容,"自打有了这医馆,我们这些穷人也看得起病了。还有那识字堂,让我孙子也识得了字,真是太平盛世啊!"

午后,叶知秋在文华馆主持了一场特别的讲学。台下坐满了来自各国的学者和本地的学子。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已成为常态,不同的思想在这里碰撞、融合,迸发出新的智慧火花。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她说,"我们的目标不是让所有人变得一样,而是让每个文明都能绽放自己的光彩。"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一阵悦耳的音乐声。那是新创的乐曲,融合了中原的古琴、波斯的琵琶和西域的笛子。这种文化的融合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傍晚,叶知秋召开了一场特别的朝会。这不是传统的早朝,而是她创立的"实务议政"制度。文武百官可以直接就具体问题展开讨论,不拘泥于繁文缛节。

"江南水利有了新突破,"工部侍郎报告说,"我们采用了波斯的水车技术,配合我们的堤坝建设,既防住了洪水,还能灌溉更多良田。"

"边关的互市很热闹,"兵部尚书接着说,"现在商旅往来频繁,比守军还管用。那些异族商人的子女,都争着要来内地学习我们的文化。"

听着这些汇报,叶知秋心中欣慰。这正是她期待的治国之道: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以文化感化;不是一味守旧,而是在传承中创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