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1 / 1)
('
几个圆滚滚的小菌人藏在百里遥身后,闻着饭菜的味道,香晕了。
金华猫很自然的坐到百里遥旁边,拿起竹筒就倒酒喝。
百姓们陆续入座,那两个醉倒的少年,被擅医术的阿爷下了解酒药,擡到百里遥对面入座。
衆人手捧酒碗,站起来,齐声高喊:“哦呀哈,咿唏喝呀!咿唏喝呀!咿唏喝呀!”喊完,美酒入肚,一口干完!
勤劳了一年的乌城人民,在鼓藏节这天,不用管种的菜浇没浇水、施没施肥,不用管孩子是否添衣,不用管稻子是否收完,只管盛装着身,只管快乐舞蹈,只管开怀畅饮。
替城隍送信的游鬼,在路上只顾游山玩水,掉了信,灰头土脸的出现在衆人面前。衆人不恼,把这白脸红眼蓝毛尖耳朵的小鬼也请入座,享受乌城的美食。
阿叔阿爷端起酒碗,开怀畅饮,高谈阔论;阿婶阿奶举起酒杯,笑容满面,言笑晏晏;平时总是坐不住的小儿,这时也老老实实坐在矮凳上,大口吃饭,让阿伯连连称赞。
百里遥筷子已经夹不过来了,每一道菜都很好吃,可是胃总共就这麽大,她都想向饕餮借一个海胃来了。
白鹤也一个劲儿吃,不说话,生怕菜没了。
金华猫看着他们两个这没吃过好吃的的样子,说道:“你俩慢点儿吃,还有菜在厨房没盛出来,管够!”
池鹤春看似矜持,动筷子的速度可丝毫算不上慢。谁会不喜欢美食呢?
吃饱喝足,衆人快乐的摊在椅子上,世上大概没有什麽事情要比此刻更让人觉得快乐了吧。
阿叔阿爷们还在划酒拳,热闹之后的热闹,让衆人觉得无比心安。
衆人慢慢散去,百里遥离开乌城,去赴一个约。两位少年留在乌城,少女给他们留了竹片,若发现何处有异,就唤她回来。
皇都商人
入秋了,皇都的秋天总是偷偷的来,在你还没察觉到时,擡头看看枯黄的叶,才发现“啊,秋来了。”
宋知声站在公主府的长廊上,望着对面满树的金黄。身旁坐了只狐貍,通体白毛,背上长着金色的角。
那狐貍开口道:“公主,你在想什麽?”
秋风摘下了槐树的黄叶,黄叶落到地上,又被风卷走了。
“乘黄,你看,秋来了。”
“是啊,已经过了一个月了,前阵子出了那麽大的事,这个月却风平浪静,无事发生。”
“陪我去看看堂溪将军吧。”
“好。”狐貍幻化成了一位白衣婢女。
将军府外,一个身披紫色战甲的男子被拦在门外。男子抱着一个大头小鬼,其面闪闪作金光,团团如富翁,嘴像簸箕,发出的声音像敲梆子。
小厮拦他不住,他竟想硬闯。刚进府,便被一个高大威猛的男人扔了出来。
紫衣男子捂着屁股,刚想骂,擡头看到男人的面容,点头哈腰,道:“哥,午好呀!”
男人不耐烦道:“你又来找我做什麽!”
紫衣男子整理好自己的紫色盔甲,身体站得笔直,目视前方,认真说道:“将军,我想要参军!”
男人双手抱拳,冷笑一声,说道:“参军?你还是回去读你的书吧!书都读不明白,身板跟小鸡仔似的。”
男人走下台阶,拎着紫衣男子的衣领,附耳说道:“你好好对我妹子,当好我堂溪家的女婿,别整天搞这些没用的。不然……”男人转而微笑的看着男子,道:“我把你打残,这样就再也不会乱跑了。”
男人用力一推,又将男子推倒在地。男人头也不回的,进了将军府。
男子爬起来,拾起被摔飞的大头鬼,骂道:“你不是说你见着试官必升迁,士子必中式吗!我怎麽没成功!”
大头鬼缩成一团,“我不知道,我身上的金色是颜料糊的,我不是真的‘大头鬼’。
男子拎着‘大头鬼’,气呼呼的去找那个黑店算账。
公主府的马车停在了将军府门前,乘黄下车,伸手扶着宋知声下来。
门口的小厮赶忙跑去通报。
将军一瘸一拐,走了出来。看到宋知声,向她行了个礼,“公主。”
宋知声走向前,将他扶起,“将军不必多礼,将军是夫诸国的英雄,应当是我来拜您。”说着向他行了个礼。
两人一齐走进大厅,婢女端来的茶点和果盘。身旁服侍的婢子给宋知声倒了杯茶。
宋知声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蒙顶山啊。”
男人笑道:“公主好品鑒,正是国主前日赐的蒙顶山茶。”
宋知声放下茶杯,问道:“将军的腿疾好些了麽?”
“太医今早刚来看过,好多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