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草原霸业(2 / 2)
耶律大石带领着逐渐壮大的军队一路西进,首先收编了克烈部。克烈部素来骁勇善战,但在长期的部落纷争中,逐渐疲惫不堪。耶律大石以辽王的威名和强大的蒙兀弓骑力量,迅速赢得了他们的归附。
紧接着,他又将目光转向了韃靼部和乃蛮突厥部。这两大部落在草原上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但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领导。耶律大石以战促降,先后击败了他们的主要部族,然后通过婚姻和封号,将其首领笼络到自己麾下。两年之内,耶律大石在草原上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巅峰,几乎完全取代了在金国势力压迫下的耶律延禧。
当耶律延禧最终在金兵的追击下被俘时,草原上的部族们早已视耶律大石为唯一的契丹领袖。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耶律大石重新树立起了契丹的旗帜,草原各部族纷纷归附,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草原之王。
与此同时,随着草原势力的逐渐巩固,耶律大石开始将目光投向西域。他通过信息不对称的策略,让高昌回鹘的毕勒哥可汗误以为辽国仍然强大无比,并成功让其向自己称臣。毕勒哥可汗信奉摩尼教,而耶律大石也巧妙地利用这一点,以契丹人的宗教宽容政策拉拢了回鹘的支持。这种宗教与政治的结合,进一步稳固了耶律大石在西域的影响力。高昌回鶻本是西域地区的强大势力,但在耶律大石的影响下,他们开始将契丹视为新的宗主国。这一外交胜利不仅扩大了耶律大石的影响范围,更为他进一步向西施压创造了有利条件。
耶律大石知道,回鹘部族对辽国的灭亡并不知情,因此他决定利用这一点来保持辽国的威信。他派遣使者前往西州回鹘宫廷,继续以辽国的名义维持联系,并提出了新的合作计划。
耶律大石的使者在回鹘的宫廷中强调,虽然辽国在东部的土地上遭遇了暂时的挫折,但草原民族的力量依然强大,辽国的统治并未结束。他们还指出,辽国的衰退是暂时的,契丹人将很快重新崛起,并希望回鹘能够继续支持这一过程。
回鹘毕勒哥汗考虑到与契丹人的长久关系,以及摩尼教的宗教联系,最终决定继续保持与契丹人的联盟,并派遣部队支援耶律大石。通过这种方式,耶律大石成功地将回鹘部族纳入了他的势力范围。
在确保西域归附的同时,耶律大石将目光投向了西夏。西夏王朝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宋、辽、金三大势力间左右逢源,而耶律大石深知,要在西北地区稳固自己的地位,必须与西夏保持紧密的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