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太行山下(2 / 2)

加入书签

王贵一脸凝重,「可是鹏举,朝廷的意思恐怕不会这么简单。『龆龀不留』,这可是要我们彻底剿灭张迪势力啊。」

张用轻声道:「不过,如果我们能攻破张迪的四座山寨,逼他投降,也许能避免更大的灾祸。」

岳飞心中已有定计,「我已向朝廷请命,希望能先行招降,若张迪愿意归顺,我们不必血洗这片土地。否则,只能出兵。」

他明白,这一仗关乎他个人的荣辱和前途,也关乎数万百姓的生死。然而,岳飞内心的坚定从未动摇过——即使身在乱世,即使面临重重压力,他依然要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初衷。

一路南下,岳飞和他的三千岳家军穿过了许多村镇,目睹的景象让他更加心情沉重。河北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兵匪横行,民不聊生。朝廷的赋税剥削已将不少人逼上绝路,而这些所谓的「贼寇」,不过是被逼无奈的平民。即便如此,蔡攸、高俅等权臣依然视这些「刁民」为洪水猛兽,认为其心已野,无法教化,非得用铁血手段才能安定天下。

可这真的是解决之道吗?岳飞问自己。他不仅面临着来自朝廷的压力,也感受到了来自正规禁军武将的敌意。辛兴宗、刘光世和姚平仲等人对他这个后起之秀十分不满。岳飞从都牌头升任都监的速度如火箭般快速,这让许多在禁军中苦熬多年、但战绩平平的武将们心生嫉恨。岳飞明白,他在官场上毫无靠山,除了以战功立身,根本没有其他出路。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岳飞表示支持。种师中、折可存、韩世忠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对岳飞的能力赞赏有加。他们看到了岳飞带兵的能力,尤其是他能以厢军打出比禁军更亮眼的战绩,这在乱世中格外难得。正因如此,朝廷上下对岳飞的态度复杂,既有赞誉,也有忌惮,甚至有人开始用岳飞作为朝廷内部斗争的棋子。

蔡攸的计划正是基于此。他通过暗探蔡忠早已得知,京东绿林会和河东绿林会都与江南明教和东海巨寇方梦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蔡攸和高俅都认为,既然京东绿林会在高俅的强势追剿下已龟缩在梁山泊和郁洲岛两处,那么河东绿林会自然也可以同样对待。而岳飞无疑是剿灭这股势力的最佳人选。他的刚直不阿、毫无背景正好使他成为蔡攸等人手中的工具,这样的工具人,用完就可以丢弃,毫无后顾之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