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银山韭田(2 / 2)

加入书签

朱天权走访倭国各地,亲自指挥明海商会的人赎回这些被卖的少女,给她们提供食宿,并计划将她们送往北海道的函馆市。那里的移民多是单身汉,性别比例失调严重,而倭国女子的到来,不仅填补了这个空缺,也让岛上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一举动迅速引起了倭国百姓的热议。对于那些家庭破碎的贫苦百姓来说,朱天权的出现无异于天降神明,将她们的女儿从深渊中拯救出来。

当朱天权的「赎身行动」在倭国传开后,倭国的民间对明海商会的评价迅速发生了转变。原本以为明海商会只是逐利的商业集团,倭国百姓却意外地发现,他们不仅从中获得了救济,还拯救了无数濒临绝境的少女。于是,朱天权的名字在倭国百姓中流传开来,许多人称他为「宋国朱大善人」,并且对明海商会充满了感激之情。那些被赎回的女孩们甚至编排歌谣,传颂朱天权的善举。对马岛的租界内,常有人走上街头高呼:「哟西,朱样,大善人,大大地好!」

倭国的民间传说中,朱天权的名字迅速传开。街巷间,茶馆里,无不在传颂着朱掌柜的善举。被赎的少女们也被送往函馆市,成为了岛上新移民的一部分,为今年金兵南下的北方难民潮提前解决了北海道新移民的性别失衡问题。随着她们的到来,函馆市的社会结构逐渐变得平衡,那些原本光棍汉子的江湖好汉们也开始转变心态,思考如何尽快成家,安居乐业。

当这一切汇成报告传回给方梦华时,她既哭笑不得,又感慨万千。坐在函馆府邸的书房里,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对着手中的报告喃喃自语:「东印度公司的那套玩法果然是比蒙古人高明得多啊。」

「朱天权这趟倭国之行,真是出奇制胜。」方梦华收到朱天权的报告时,忍不住笑出声来,「没想到不仅赚了大把银子,还成了倭国人的『大善人』。」

她心中暗自得意,明海商会的策略无疑远比传统的强权扩张高明许多。对比女真人蒙古人直接掠夺和强征的模式,这种以商品渗透和资本运作的方式,既不会激起强烈的反抗,还能轻而易举地控制倭国的经济命脉。

方梦华心中明白,倭国的石见银山不论是在藤原家、源家还是平家的手里对她并无不同,都已经成为了一架无法停止的财富机器。哪怕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通货膨胀的后果,也不可能抑制住继续开采的冲动。在他们看来,银子的积累意味着权力和影响力的增长,而在政治动荡、家族争斗之中,谁也不敢放弃这种优势。

可方梦华知道,正是这种「开采冲动」,将不断地为明海商会提供新的商机。倭国的银子只会继续泛滥,而明海商会的存在则成为化解这种货币过剩的关键力量。每当倭国的物价飞涨,藤原家、源家和平家这些统治者们只能寄希望于从明海商会购买大量的奢侈品和粮食,来平衡市场。明海商会的商品一旦进入市场,就能迅速打压物价,让通货膨胀稍作缓解,而白银则如流水般流入明海商会的仓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