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谋划魏蜀,借力出击(2 / 2)
次日,赵峰和阿鸣领命出发,暗中在魏国边境附近制造出大规模集结的假象,分散魏国的防备力量。同时,几封“匿名信”被送到钟离胜的府邸,暗示程相暗中勾结李霁月,意图趁乱窃取王位。
几日后,钟离胜果然有所动作,他暗中对程相的部队进行监察,并开始调动亲信加强防备。这一举动很快引起了魏国朝堂的动荡,朝臣们纷纷猜测钟离胜是否在准备自立,而程相也察觉到钟离胜的不满,开始密切关注他的动向。
就在此时,李霁月决定制造一个绝佳的机会来点燃双方的矛盾,她命赵峰带领一支轻骑队伍装作程相的士兵,夜袭钟离胜的军营,制造出程相试图刺杀钟离胜的假象。这一场精心设计的袭击大获成功,钟离胜大怒之下,决定率部队逼宫,迫使程相交出军权。
魏国国内一片混乱,朝堂上钟离胜与程相的派系势如水火。此时,魏国边境防线松懈,士气不稳,李霁月命赵峰和阿鸣立刻率军突袭魏国边境的几座重镇,彻底将魏国逼入绝境。
魏国边境守军听闻朝中乱局士气大减,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李霁月的军队如破竹般攻陷魏国的边境重镇,并迅速向魏国腹地推进。魏国百姓听闻李霁月的军队纪律严明、不扰民生,纷纷选择投降。魏国内部的矛盾也因李霁月的攻势而愈发加剧,钟离胜与程相各自调动部队互相牵制,导致魏国军力大幅削弱。
数月后,李霁月的军队已推进到魏国都城之外,魏国君主无奈之下,派使者求和,愿意交出领地、割地赔款,以求保全国家。李霁月见大势已定,决定接受魏国的投降条件,将魏国纳为属地,以缓解军力消耗。
魏国的投降迅速传遍各地,蜀国君主刘渊眼见魏国覆灭,不禁心生恐惧。他知道,李霁月下一步的目标便是他所在的蜀国。蜀国地势险要,刘渊自认为可以凭借险峻地形自保,但也知李霁月用兵之策高超,决非普通敌人。他当即调集兵力,封锁蜀国的山道关隘,严加防守。
李霁月见蜀国戒备森严,决定采用间接迂回的策略。她命阿鸣率领一支轻骑兵假意在蜀国边境制造小规模冲突,试探蜀军的反应。同时,她悄然派遣使者前往蜀国内部,暗中联系蜀国的地方势力,尤其是对刘渊不满的地方将领,试图将他们策反,使蜀国陷入内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