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内含墨趣,外现刀味(2 / 2)

加入书签

毕竟这竹材是主家提供的,他们又没出力,不好让人家给听着了。

“也还好。”高应美笑了起来,淡定地道:“咱们做着玩儿,就不用那么讲究了。”

《考工记》中记载过,“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指出了天时、地气、材美、工巧是制造优良物品的四个要素。

而真正的竹刻之道,正是遵循《考工记》所确立的原则,材必用三年之成材,必以隆冬入山采伐的,必取收置多年无燥裂之虞的竹材奏刀。

奏刀之法、制器制度是一脉相随的。

经过精心挑选加工的竹板为质材,经过工艺处理后,竹青层变成淡淡的奶黄色,近似象牙,其底层的竹肌变成淡赭色。

其次拟画稿,留青竹刻如果没有高水准的画稿基础,刻技再好也难出高档次的作品;

反过来说,若画稿很好,刻手水平不高,同样难出精品。这与舞台艺术的剧本与演技一样,高水平的作品必须要两者相结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