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2 / 2)
服習,而服習無敵。存乎遍知天下,而遍知天下無敵。存乎明於機數
,而明於機數無敵。故兵未出境,而無敵者八;是以欲正天下,財不
蓋天下,不能正天下;財蓋天下,而工不蓋天下,不能正天下;工蓋
天下,而器不蓋天下,不能正天下;器蓋天下,而士不蓋天下,不能
正天下;士蓋天下,而教不蓋天下,不能正天下;教蓋天下,而習不
蓋天下,不能正天下;習蓋天下,而不遍知天下,不能正天下;遍知天下,而不明於機數,不能正天下;故明於機數者,用兵之勢也。大者時也,小者計也。王道非廢也,而天下莫敢窺者,王者之正也。衡庫者,天子之禮也。是故器成卒選,則士知勝矣。遍知天下,審御機數,則獨行而無敵矣。所愛之國,而獨利之;所惡之國,而獨害之;則令行禁止,是以聖王貴之。勝一而服百,則天下畏之矣。立少而觀多,則天下懷之矣。罰有罪,賞有功,則天下從之矣。故聚天下之精財,論百工之銳器,春秋角試,以練精銳為右;成器不課不用,不試不藏。收天下之豪傑,有天下之駿雄;故舉之如飛鳥,動之如雷電,發之如風雨,莫當其前,莫害其後,獨出獨入,莫敢禁圉。成功立事,必順於禮義,故不禮不勝天下,不義不勝人;故賢知之君,必立於勝地,故正天下而莫之敢御也。
右為兵之數
若夫曲制時舉,不失天時,毋壙地利。其數多少,其要必出於計
數。故凡攻伐之為道也,計必先定于內,然後兵出乎境;計未定於內
,而兵出乎境,是則戰之自勝,攻之自毀也。是故張軍而不能戰。圍
邑而不能攻。得地而不能實,三者見一焉。則可破毀也。故不明于敵
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于敵人之情,不可約也。不明于敵人之將,
不先軍也。不明于敵人之士,不先陳也。是故以眾擊寡,以治擊亂,
以富擊貧,以能擊不能,以教卒練士擊敺眾白徒。故十戰十勝,百戰百勝。故事無備,兵無主,則不蚤知。野不辟,地無吏,則無蓄積。官無常,下怨上,而器械不功。朝無政,則賞罰不明。賞罰不明,則民幸生。故蚤知敵人如獨行,有蓄積,則久而不匱。器械功,則伐而不費。賞罰明,則人不幸。人不幸,則勇士勸之。故兵也者。審於地圖,謀十官。日量蓄積,齊勇士,遍知天下,審御機數,兵主之事也。故有風雨之行,故能不遠道里矣。有飛鳥之舉,故能不險山河矣。有雷電之戰,故能獨行而無敵矣。有水旱之功,故能攻國救邑。有金城之守,故能定宗廟,育男女矣。有一體之治,故能出號令,明憲法矣。風雨之行者,速也。飛鳥之舉者,輕也。雷電之戰者,士不齊也。水旱之功者,野不收,耕不穫也。金城之守者,用貨財,設耳目也。一體之治者。去奇說。禁雕俗也。不遠道里,故能威絕域之民,不險山河,故能服恃固之國。獨行無敵,故令行而禁止。故攻國救邑,不恃權與之國,故所指必聽。定宗廟,育男女,天下莫之能傷,然後可以有國。制儀法,出號令,莫不嚮應,然後可以治民一眾矣。
右選陳
版法第七
凡將立事,正彼天植,風雨無違。遠近高下,各得其嗣。三經既
飭,君乃有國。喜無以賞,怒無以殺;喜以賞,怒以殺,怨乃起,令
乃廢,驟令不行,民心乃外。外之有徒,禍乃始牙。眾之所忿,置不
能圖。舉所美,必觀其所終。廢所惡,必計其所窮。慶勉敦敬以顯之
,富祿有功以勸之,爵貴有名以休之。兼愛無遺,是謂君心。必先順
教,萬民鄉風。旦暮利之,眾乃勝任。取人以己,成事以質。審用財
,慎施報,察稱量;故用財不可以嗇,用力不可以苦。用財嗇則費,
用力苦則勞。民不足,令乃辱。民苦殃,令不行。施報不得,禍乃始
昌。禍昌不寤,民乃自圖。正法直度,罪殺不赦。殺僇必信,民畏而
第 7 章
恋耽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