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号温僖(清穿) (20)(1 / 2)
只是,万琉哈氏平日用度还是要过一遍元栖的眼,暂且不说保胎药的效用,单是膳食便已经是大补,于胎儿自然是好处,但胎儿越大,生产时就更有可能出现难产的症状。
元栖隐隐猜出康熙的意图,只觉不寒而栗,就更不想管了。
青玉不知道她想到了这些,如实禀报道:万琉哈答应还觉得她生产后便能免了禁足,搬去别的宫住呢,是以对乾清宫的嬷嬷态度还算好,待咱们宫里的宫人却十分不客气,动辄打骂,一点都不手软。
元栖皱眉,孕中脾性大是正常的,但也没有这么拿人撒气的,\下回再有这样的,你只管去替我传话,东配殿就那么几个伺候的人,爱用不用,若不用就都调出来,本宫是不会替她添人的。\
孝庄太后的寿辰过后,最大的节日便是万寿节。
好在惠妃的大阿哥已经接近宫来,住进了阿哥所,而宜妃的五阿哥在这期间也种痘成功了,都能分心帮元栖筹备宫务。
阿哥们无论大小都要给皇帝呈敬寿礼,年纪稍大些的阿哥们除了进献各种奇珍异宝之外,还要呈上自己亲手备好的东西以表诚心,四阿哥刚好处在年纪不大不小的时间段,元栖一挥手,替他决定了写一副万寿图呈上去。
宜妃听说这事儿,立马也来带着五阿哥凑热闹。
阿哥们统一都是六岁开蒙,但认字和写字却是要提前开始学的,四阿哥虚岁已经五岁,倒还勉强会写几个字,五阿哥虚岁只有四岁,连笔都还还抓不稳。
察觉到元栖不信任的眼神,宜妃替自己的儿子说话:我们五阿哥虽然不会写汉字,但是他会满语,也会蒙语的!
元栖:.........万寿图中一共一万多个字,全都是汉字。
宜妃毫不尴尬,反正这么短的时日内,四阿哥光凭自己也写不完,就算是让他们兄弟两练练手了,选别的送上便是。
顿了顿,她看了眼正凑在一起的四阿哥和五阿哥,又道:你知道吗?皇上如今每日都要去一趟上书房检查阿哥们的学业。他现在满心满眼都是太子和大阿哥,勉强再加一个三阿哥,就算咱们送上多好的东西,皇上也不会多瞧两眼的。
元栖颇为赞同的点点头,现如今到了上书房的三位阿哥,将来也都是九龙夺嫡中的佼佼者,个个都聪敏好学,文武双全,康熙深觉自己的压榨式教育起了效果,怎么能不高兴。
前些时候康熙还手把手教四阿哥写字,言辞之中多有提及胤禛的三位兄长,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他以后向三个兄长学习。
她原本还担心四阿哥会不会因为康熙这些话觉得失落,刚要摆出慈母的态度去宽慰一二,哪知四阿哥根本没觉得受到打击,反而充满了斗志。
但无论如何,随着四阿哥在永寿宫住的时日久了,四阿哥对元栖也渐渐亲昵起来。
至于有没有人去他跟前嚼舌根子,说出那日德妃先去看了六阿哥的事,元栖并不关心,玉蝶已经改了,除非将来新帝愿意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几百年改回来,四阿哥从此便只能是永寿宫贵妃钮祜禄氏的儿子。
一个小目标达成,元栖终于能放松些时日。
不过她忍得住,不代表四阿哥也能忍得住。
这些时日以来,他一直在心里思考着,到底是生恩重于养恩,还是养恩重于生恩。
当他带着这个问题来问元栖的时候,她意识到能让四阿哥对放下心防的时机到了。
没有急于回答,元栖先问他:三个额娘里,胤禛最想亲近哪个?
四阿哥皱起一张包子脸,攥着指头,鼓起勇气道:我分不清。
自打那日康熙亲口下了令后,宫里便没人再敢说德妃是四阿哥生母了,他十分敏锐的察觉出来,也再不肯唤德妃叫额娘。
但元栖知道,他没这么快能把皇贵妃和德妃抛之脑后,若他真的做到了,元栖反而要觉得毛骨悚然,这么小的孩子,三观还一塔糊涂的时候,就能违背本能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未免太过于早熟。
等了一会,四阿哥才又低声说了句话,话里含着浓浓的委屈:胤禛分不清,可是皇贵妃却更喜欢八妹妹,德妃娘娘也更喜欢六弟。
元栖听了这话有些微讶,她还以为皇贵妃比起八格格,会更喜欢一直养在身边的四阿哥,毕竟后者才是这个时代人们眼里的依靠。
正想着,四阿哥便问她:额娘,如果您将来再生一个弟弟,您也会更喜欢弟弟吗?
元栖默了一瞬,要说她现在对四阿哥多么上心,多么视若亲子,那倒也不至于。一开始,她对着四阿哥的关心就是出于利益驱使。
但即使现在没有,将来她也要和四阿哥母子相称许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日复一日相处出来的。
她轻轻摇头,目光尽量诚恳真挚地看着四阿哥:我知道,胤禛现在对额娘还没有那么亲近和信任,是不是?
四阿哥被她说中,慌乱低了低头,小声道:是胤禛错了。
元栖摸了摸他的脑袋以示安抚,柔声道:和皇贵妃相处了那么久,心里还有亲近是正常的,额娘不会怪你,以后有了空,额娘也不会拦着你见皇贵妃,见德妃,见六阿哥。
四阿哥这时不说话了,他心里是很想见的,但想一想八妹妹,再想想那天先去哄了六弟的德妃,这么对比之下,本能的对元栖产生了些亲昵,下意识紧紧拉住元栖的手。
元栖将他的反应看在眼里,又道:额娘愿意相信胤禛,那胤禛也可以试着相信额娘吗?
四阿哥不太能理解她的意思,抬眼愣愣的看着她。
元栖抿起嘴角,笑容真诚:相信额娘不会偏心弟弟,相信额娘待你和弟弟的心,一定都是一样的。
四阿哥的反应是紧紧抱住了她。
至此,四阿哥总算不再像一只闷葫芦一样了,性子渐渐开朗起来。
三月十八万寿节过后,再过两月便是选秀的日子了。
此次选秀中注定没有出身较高的被选为宫妃,除开一早就被内定给宗室的,便是皇贵妃的妹妹小佟氏,和元栖的三个妹妹。
而小佟氏不过十五岁,若要入宫,年龄还太小了,更何况她的姐姐佟皇贵妃依然在世。
元栖则提前把家里人给元舒她们选好的名单送去康熙那过了目,而后顺理成章赐婚。
四妹和六妹嫁的都是近支宗室,五格格则是镶白旗的一等子,比起几个姐妹来是差了些,但这三人都是元栖着人查过的,家里没那些乱糟糟的事儿,嫁过去别的不说,安稳是一定的。
最让元栖没想到的是,不光三弟法喀娶了孝诚仁皇后的妹妹赫舍里氏,连四弟颜珠也得了赐婚,娶的是佟国纲之女佟氏。
钮祜禄氏与赫舍里氏和佟氏联姻,家里的两个弟弟在官场上也有了更多更亲近的帮衬,元栖便不必再为他们担心了。
而宫里最后留牌子的只有三个,其中一个常在马佳氏,似是荣妃的族妹,余下几个答应,并没什么值得提的。
因着荣妃还在禁足,马佳氏被惠妃接去了自己宫中,而余下的答应里,也只有一个汉军旗的常氏容色出众,被德妃抢先接去了永和宫。
元栖自己宫里没留人,宜妃如今正得宠,自然也不会往自己宫里接人添堵。
七月里,德妃不足满月便生下了一个小公主,身子极弱。
不过这时候元栖已经在去往木兰秋狝的路上了。
不同于去年康熙一时兴起的出巡,这一回内务府做足了准备,不光皇帝带了后宫嫔妃和几个阿哥们,宗室里头也有人带上了妻眷,自然,四妹和六妹也跟着来了。
随行的妃嫔名单之中,只有元栖和宜妃、宣妃是三个主位,余下有安嫔宫中的章佳常在,新入宫的马佳常在,还有常答应,几个乾清宫送来的官女子。
这些人中,也只有宣妃是被太后强塞进来的,而太后的理由令人十分难以拒绝,宣妃出身蒙古,木兰秋狝要接见的也是蒙古王公,虽然两者不是出自同一部族,但带上宣妃可以表现出皇帝对蒙古的亲近态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