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号温僖(清穿) (51)(2 / 2)
烛光微暗,周围寂静无声,鼻间亦是久久散不去的苦涩药味,更得殿内气氛沉重。康熙面色灰败,气喘微微,第一句话仍是问:太子如今在何处?
说话间,梁九功已经匆匆来报,皇上,大喜!噶尔丹大败,索大人听闻您病况久久未愈,已经连夜赶来了行宫,想给您请安报喜。
虽是大喜,他面上却不见几分喜意,额上豆大的汗珠颤颤巍巍,一直到下巴才滑落下来。
康熙眼神浑浊,神志不清,却硬生生被这个消息唤起了几分神智,他勉强起了身,靠在塌边,声音沉重而冷厉:行宫消息封锁,他是从哪里得了消息,知道朕病重的?他如今人又在何处?
梁九功连头也不敢抬,颤着声音道:索大人如今正和太子殿下在外头候着。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317 22:58:53~20220318 23:05: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月晕知风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苏家紫玉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八十四章
叔公,若是汗阿玛问起,你只说是担忧汗阿玛病情,可行宫这边迟迟不见消息,故而一经大胜便匆忙赶回来报喜。太子如释重负,话里带了几分喜意叮嘱道:汗阿玛一直挂心战事,听了这样好的消息,想必不会对你多加责备的。
他并没注意到索额图担忧的目光。
皇上病中醒来,太子却没有侍奉在榻前,而是和自己在一块儿,光是这一点,已经足够引起皇上的警惕之心了。
索额图笑容越发苦涩,臣子功高盖主,尚且会引来君上猜疑,更遑论是先有君臣,后有父子的皇家,太子殿下身为储君,更应该把握好这个度才是。
可他眼下瞧着,于太子殿下而言,他和皇上是先父子,再君臣,这是犯了大忌啊!
砰
上好的瓷器被人一挥手摔到地上,瓷器迸裂之声响彻整座寂静阴沉的殿宇。
太子低首垂目,身子微微颤抖,不知所措地跪在床榻远处,方才他刚一进来,迎面便是汗阿玛铺天盖地的斥责与质问,没有给他一丝一毫辩解的机会。
榻前的帷帐已经被掩好,显而易见,汗阿玛此时压根儿都不想见他。
太子跪了好一阵,头脑昏沉的同时,只觉胸腔内喘不上气来,心底苦涩与委屈相互交织,试着张了张嘴,终究没说出话来。
这些日子他何等勤勉,代替汗阿玛处理政事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事情他束手无策,可他不敢打扰汗阿玛养病,更不愿在臣子们面前流露出喏任何软弱与无知,只得留到私底下自个儿琢磨。
白日里天不亮他便要起身,大臣们说起话来弯弯绕绕,不说其他的,光是京里发来的折子,他批起来也够呛。身边虽有朝臣们帮着,可他知道,一旦自己露出些手足无措,他们便以为自己是个好糊弄的。
而到了夜间,他还要抽空去汗阿玛榻前侍奉。
便是这般的忙碌,汗阿玛仿佛没瞧在眼里似的,口口声声,不都是觉得他没有没日没夜的守在榻前,不如四弟纯孝吗?
足足过了一个时辰,帷帐中还是没有传来任何声响。
四阿哥终是不忍,轻手轻脚的上前,劝:太子殿下不如先回去歇歇?汗阿玛这些日子时时关切的都是您,今日想是身子不舒服,说话不如往常和煦。
太子却恍若未闻,只是失魂落魄的跪着。
这一夜,康熙又醒了一次,听人说太子还在外头跪着,心底有些不是滋味,却仍是冷哼一声,既然太子不愿为朕侍疾,明儿便带着人回去吧。
四阿哥登时愣住,狠掐了把手心,不知所措地抬眼看去,汗阿玛要令太子回京?
康熙直直望着头顶的帷帐,闷声道:君无戏言。
太子骤然回京,后宫诸人明面上没什么反应,私底下都纷纷议论着,太子是不是做了什么,得了皇上的厌弃?
只是太子是皇上带在身边亲自养大的,父子之情比旁的阿哥都要深厚,有子的嫔妃们心底虽嘀咕了一阵,明面上却还不敢做什么。
四阿哥寄回来的信上多少有些提及,元栖本也没有打算要和太子牵扯什么,左右她还只是个皇贵妃,不能得太子称呼一声皇额娘。
倒是四阿哥和太子一同去,如今太子回来,行宫那边只剩下胤禛一个,在宫里颇有些惹眼了。
又是一日的慈仁宫请安。
惠妃照例带了怀了第三胎的大福晋来,这回她倒也乖觉了,大福晋连生两个格格,她自是不敢在太后跟前说什么,这一胎必定是个阿哥的话。
然而她嘴上依旧是不依不饶的,太子回京,如今只有皇贵妃娘娘的四阿哥守在皇上跟前,不知道四阿哥可给娘娘寄了书信,可有说皇上身子如何了?
元栖照例拿旧话来堵她,不紧不慢道:行宫那边没有消息传来,那便是皇上不想叫咱们知道了担心,惠妃若是实在焦急,不如也和诸位妹妹们一般抄些佛经,将来好拿出来叫皇上知道你的担心。
惠妃被当着儿媳的面下了面子,脸色难看道:皇贵妃惯会挖苦人的,知道妾身不通汉字,还要拿这话来堵妾身。
元栖面色淡淡:惠妃也很会明知故问,皇上先前分明递了信回来,说身子已渐好了。
其实如今这后宫之中,依着元栖的位份,已经无人敢这么跟她说话了,唯有惠妃一个,把大阿哥和她离心一事怪罪在了元栖头上,又依仗着大阿哥奉命随军出征,是阿哥里的头一份,故而才敢这么说话。
和宜妃一路同行回了永寿宫,不多时,便有宫人来报,德妃,安嫔,定嫔,章佳贵人一齐来给她请安。
这几个和她关系倒还不错,元栖请人进来坐了,笑着问道:你们几个怎么聚到一块儿来了,倒是罕见。
宜妃快言快语,只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往常可不见你们来的这样勤快,如今想是有事要来求皇贵妃了。可带了什么好东西没有?
定嫔和章佳贵人来得少,面上皆有些惴惴不安的看了眼自己的主位。
德妃自打四阿哥差点出事后,因着元栖如今的位份愈发高,自己膝下也有了两个阿哥,便隐隐有些看开了四阿哥过继一事。
她自来是个放得下身段的,来永寿宫也愈发勤快,如今和元栖称不上多么亲昵,倒也算是熟稔,听了这话便道:我才和定嫔说皇贵妃娘娘仁厚,宜妃姐姐别吓着她。
原是定嫔的十二阿哥和章佳贵人的十三阿哥,这两个阿哥都是同年生的,如今也都快到了搬去阿哥所,进上书房的年纪,又因着阿哥所只剩下一处,便只好住在一起,所以干脆一齐想来求她提前收拾布置阿哥所。
这不过是一桩小事,元栖自当应下,提前两年收拾是不能的了,等到半年的时候你们自来寻我便是。
定嫔和章佳贵人当即欣喜谢恩,便退下了。
唯独德妃有些神思不属,直到宜妃催着问,她才勉强开了口,如今阿哥便已经满了,十二阿哥和十三阿哥要同在一处院里,过两年妾身的十四阿哥也要搬出去了,这回正是没地儿去了,皇上可有说到时候余下年纪小的阿哥们要搬去何处?
元栖看了眼颇有些期待的德妃,等皇上回了宫我问问吧,不过你也别想太多,阿哥满六岁搬出去是规矩,皇上那会轻易改动?
德妃霎时泄了气,念叨着:阿哥所本来就那么点地儿,要多两个人挤着,那多难受啊。
念叨过,她又道:不过四阿哥如今已经定下了福晋,将来出宫开府,想必是要空出来的?
元栖没吭声,阿哥们又不是一成婚便搬出宫去,如今大阿哥还住在宫里呢,剩下这些阿哥,只怕得一直在宫里住到有了爵位,才能出宫开府。
康熙回宫时,已经是九月中旬。
恋耽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