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9章根(2 / 2)

加入书签

司马懿对于斐潜在河东屯田的理解,是比较深刻的。

当年流亡到了河东的民众,是很复杂的,各个郡县的都有,河洛和长安的占了大部分,同时这些流亡而来的民众又会自然而然的和当地的民众有冲突。这种冲突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但是处理不好就会演化成为灾难。

斐潜的处理方式,司马懿至今还是觉得绝妙无比。

斐潜并没有喊口号,也没有说悬挂什么标语,因为这些民众大多数都不懂文字,是地道的文盲,写的标语喊的口号,他们根本听不懂。

斐潜直接丈量了土地,然后一块块的分出去。屯田满一定年限的,就可以获得土地。

分的过程当中,虽然说也免不了有纠纷,但是争执已经被引导得从不同的郡县,从你是这里人我是那里人,变成了相同的土地问题上面,变成了我是这一块地你是那一块地。

不同的语音,风俗和习惯,被淡化了,议论的主题成为了土地。

司马懿觉得,这就很有意思。是告诉那些百姓,喊一些亲如一家,和睦共处的口号有效用,还是让这些百姓自己因为需要耕作自动结合在一起,忘却了是来自于各地郡县的不同地方的人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