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反乌托邦的圆舞曲(2 / 2)
与章蔚岚去的时候看到的不同,虽然骆瀚海的临时基地是通过工程作业设备凿出来的,墙壁和地面并未做什么装修,但看起来却格外的干净,可以说是一尘不染。一堆高科技下精密的科研机械与原始人般的山洞配合在一起,还有种古今融合的另一番风味。
视频中的临时基地内,地上不像章蔚岚去时铺着厚厚的沙子。那些科研仪器也是崭新的,各类仪器上面的指示灯轮番亮灭,背景音还有极具科技感的滴滴声。只是岁月不饶人,也不饶物,不过两年没有打理,便成了今朝这般破败模样。
“蔚岚,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了。毕竟你也知道,抗旱的植物跟其他植物不同,它们只有在长大以后才能初见抗旱治沙的效果。这个周期往往是以季为单位来计算的。可它们周期长,但从幼苗长成大树期间的生长数据又得记录下来,罗布泊基地根据这一特性研发出了名为大型数据采集系统的科研仪器,就是这个。”
他拍了拍身边的机器。
基地内的仪器分为两排,第一排就是控制系统,第二排则是各种科研方面的仪器,大型数据采集系统则是第二排从左手数的第三台机器。
“整个‘绿水青山’计划的第一阶段进程,就是抗旱治沙。如果将它拆分成三步走,那第一步就是围剿沙漠。也就是在沙漠的边缘种植相应作用的植物,来控制沙漠化的蔓延,将沙漠整个包围起来,随后从边缘向内部慢慢蚕食沙漠的空间。第一步的代表植物,便是沙棘。”
“而第二步,则是将边缘处封好后,向内推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这种地形,沙棘就比较难种植了。因此梭梭、沙冬青、骆驼刺等灌木类便被安排在第二步,用来治理那些顽固的沙漠地形。”
“第三步就是收尾了,无论灌木的固沙能力再强,终究只是个过渡,它们的根系无法扎根太深,无法避免水源的流失。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将沙漠化的地区改善到可以种植平原气候的植物,因此第三阶段就该请出胡杨树老大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