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青铜器比斗(2 / 2)

加入书签

只不过陈勇现在暂时腾不出时间来,等忙完这一切,他就会去世界各国,不管博物馆,还是收藏组织机构或者是个人收藏,凡是属于华夏国的文物,他都一件不落的全部带回国内去。

不管保护措施有多严密,不管把文物藏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办法阻止陈勇。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华夏国流失到海外的文物大约有164万件,分散在世界各地。

然而,分散在世界各地民间的华夏国文物是博物馆的10倍之多。

这两个统计都反映了接近一个数据:流失在海外的华夏国文物至少超过1,000万件。

后来又经过有关部门统计,华夏国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达到了1,700万件,远远超过华夏国本土博物馆的藏品数量。

在陈勇心中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华夏国这么多青铜器会流失在海外?

陈勇经过自己的摸索和研究,最终找到了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这是因为华夏国青铜器在世界文明史上都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这也与华夏国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格局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古代的时候,统治者对青铜器特别重视,因为青铜器文明代表了当时社会最高阶级的文明。

西方国家的人所以这么喜欢华夏国的青铜器,一方面是从艺术角度上征服了他们的审美观,华夏国的青铜器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

另一方面这些器物不仅代表了当时工艺技术和审美精神之最高标准,而且每一件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艺术信息和科技信息

华夏国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和秦汉,跨越近15个世纪。这一时期,青铜器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是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标志。

华夏国青铜器有时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在西方国家,一件来自华夏国的青铜器会扭转很多个收藏家,因此追溯他的烟头也就特别困难。

青铜器流出最大的一个阶段,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也就是清末民族社会政治特别动荡的年代。

另一个流出的路径就是非法走私。

还有一个看似合法的途径,就是那个年代一些外国商人只要有钱就可以随便在一些商店或者地摊里用极低的价格购买到青铜器,然后带回国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