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因势而变(2 / 2)
金口大败后,曹操为安边境,任命满宠坐镇汝南太守,十几年来汝南太守官职虽没变,但满宠却成为曹操御南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深思间,刘备看向法正,问道:“孝直,我军虽然将大兵出汝南,但满宠行以坚壁清野之策,令我军难以下城。且今下曹操不日将大军至汝南,当何以对乎?”
法正沉吟少许,说道:“据今下之信报,曹操已征用各州大军南下。北人多善骑,南人多操舟,此为天下之常理。陛下欲与曹操争雄,则需扬己所长,以迎贼之所短,断不可与曹操列阵争强。”
“我军大破于禁,曹仁闻风丧胆、吕常引颈望援。如襄阳被围已有一载,人心惶惶,或不日可下。故今势在我而不在敌,陛下出兵汝南,非取汝南,是为策应襄樊。如霍督坐镇合肥,佯出合肥。”
说着,法正捋须而笑,说道:“陛下与君侯情同手足,荣辱与共。君侯之胜,既为陛下之绩。汝南坚壁清野,曹操将大军急下,陛下已于襄樊取得大捷,又何需急于用兵,如曹操之所愿。”
今下如法正所言,于禁七军仓促兵败,关羽趁势围困樊城。相较初围不久的樊城,被围已有一年多的襄阳,其军心必然惶恐动荡。故而从战局来看,若非刘备北伐汝南,曹操必然会亲自救援襄樊。
这般局势下,法正不希望刘备因贪恋战功,着急与曹操作战,双方进入对峙状态更有利于南汉。为了打消刘备急于建功的心态,法正反而从关、刘一体的角度出发,劝刘备安心为关羽打辅助。
刘备颔首认同,说道:“孝直所言多有道理,襄樊是为此次北伐之重。今曹操急于战,故我军断不可从其意。当先下襄樊,后观两军局势,再徐徐而缓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