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魏徽帝?魏炀帝?魏明帝?(2 / 2)

加入书签

当夜,曹叡诏刘晔入宫,以天下大事咨询,求问兴魏灭汉之策,而刘晔为曹叡献上平南策。

在策论中,刘晔认为魏之所以失天下,在于曹操用兵的失误。认为曹操因急于求成,欲横扫吴楚,最终被霍峻所败。

彼时,曹操如能先灭关、蜀。而后舟舸顺流出巴蜀,荆宛之兵下江楚,淮泗之兵越江破吴,三路兵马齐发,则二刘必亡。

到曹操末期时,刘晔认为曹操对江淮防线认识不足,除寿春外,钟离、淮阴所留兵马太少,以至于被霍峻轻易所下。而后在徐州方面,曹操太过依仗屡战屡败的泰山诸寇,故而导致江淮防线失衡。

听着刘晔用犀利的言语批判曹操的用兵过失,曹叡大为欢喜。鼓励刘晔更大胆指出曹魏当下的弊病。

在曹叡的激励下,刘晔更是指出曹丕不懂军事,更不懂治兵。明知曹休缺乏大将之才,却依旧任由曹休执掌军事。钟离之战的本末,并非钟离太过险要,而是因怒用兵,导致被霍峻击败,错失收复下邳的机会。

之后,刘晔点明南土存在的弊病,因刘备靠吞并刘琦而立国,故其威望不高,需要用怀柔的手段去安抚众人。自刘备去世之后,霍峻执政,几为权臣。而刘禅年纪不小,长久之下,容易发生内乱。

刘晔根据朝政,指出应先引入贤能入朝,而后黜退无能者;用恩义及信用赢得天下人心,赏罚分明令臣民可尽其力;俭约用度以丰国库,薄征税赋以令民富;遣死士入南下任官,以乱南汉朝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