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北击鲜卑(2 / 2)
“高奴可为上郡治所,并可将军镇设置于此,并在雕阴设军府。上郡以北之肤施可为道治,将郡中羌胡合三千户置于肤施。”
在两汉时期,第二道的横山防线,其中部地区以肤施、独乐为防线。
今南汉无法顾及太远,唯在肤施设道,作为北疆第一条防线,由上郡治高奴作为第二道防线,守备入关要冲。
不仅是上郡郡治充当第二道防线,西河、安定、北地三郡回迁后的郡治,亦是第二道防线,即汉唐时期的第三道防线。
邓芝沉吟几许,说道“相国,旧北地郡在高平川(今银川市),而今北地郡在泥水上下,复有泥阳、弋居、方渠诸县,不能覆及高平川。”
“高平川者,为关中入凉州之要道。芝恐胡虏讨击,南征安定,北及武威,断绝凉道。如胡虏断道,渐而迁之,日夜为寇,则河西无宁日。相国更置一郡于高平川,归属雍州治,募军徙民,渐以实边。”
“如能于高平川立足,日后北击鲜卑,则可发凉、陇军士,从顺黄河而进,与并冀之士东西夹取朔方诸郡,恢复两汉之故土。”
银川平原为西套,其为鲜卑南下的咽喉要地,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方便大规模驻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