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捕鱼——从织渔网开始(1 / 2)

加入书签

织鱼网

我们下乡的山区,被誉为鱼米之乡。尽管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国家面临困难,农村生活显得艰苦,但70年代后期,情况有所好转。暑假时,我和二哥每天晚上都会织渔网,这是我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方式。

“插四的网眼大,适合捕大鱼。”二哥一边教我一边说,手中的梭子带着鱼线在两手之间灵活地穿梭。很快就形成渔网的雏形。二哥是和当地同学学会的织渔网。记得有一次二哥从晚上织到天亮,一夜织成一片渔网,有几丈长。如果是插一小眼的渔网就要花费几天时间。

我们的网有大眼和小眼之分,根据网眼的大小,我们称之为“插一”、“插三”、“插四”,意味着网眼能插几根手指。织成的网几丈长,宽约一米五,上面绑着浮漂,下面绑着铅坠,每相隔一两尺,相对应的位置就要绑上浮漂和铅坠,这是我们捕鱼的工具。

“看好了,这是‘插四’的网眼,大而稀疏,最适合捕捞大鱼。”二哥一边示范,一边解释着。他的手指灵巧地操纵着梭子,鱼线在他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轻盈地在网眼之间穿梭。

二哥是从当地的同学那里学会织网的。这项技艺成为了当地农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得有一次,二哥从晚上织到天亮,一夜未眠,只为完成一片渔网。那片网有几丈长,宽约一米五,是夏日捕鱼的重要工具。

织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对网眼的大小、网线的松紧和网的形状有精确的控制。我们的网有“插一”、“插三”和“插四”之分,每种网眼的大小都对应着不同的捕鱼需求。小眼的网适合捕捞小鱼,而大眼的网则适合捕捞大鱼。

“这‘插一’的网眼小,织起来可费事了,得花上好几天时间。”我感叹道,看着手中的渔网,心中有些发愁。

织网不仅考验着我们的技艺,更考验着我们的耐心和坚持。每当夜深人静,四周只剩下虫鸣和灯下的身影,我和二哥依然坚持着手中的工作。我们的对话不多,但每一次交流都充满了默契和理解。

“累了就休息会儿,别勉强自己。”二哥关心地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兄长的温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