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金锭的来历(2 / 2)

加入书签

周太后将她留在身边做宫人,也算是一种变相的保护吧?保护一位目睹了吴皇后与三皇子惨死真相的证人不被孙家人所害……

不过周太后应该给金家那边送了信,否则金举人不会带着家眷急急逃离京城。至于他声称妻子已死一事,大概只是想掩饰他的妻子进宫后就再也没回过家的真相,顺便还能撇清自己。一旦孙家人查到他妻子被吴家选中做了乳母,他就能推说妻子得了急病,不曾入宫,后来人还死了,这样他就能避免被牵连了。

既然金举人的原配妻子已“死”,那他回家乡后再续娶就顺理成章了。只是从那之后,他不敢再进京赴考,很可能把责任都推到了原配身上,进而迁怒原配所出的嫡长子金嘉树,无视后者被继室欺凌……

海棠听得海礁思维有些发散了,连忙把他拉了回来:“照哥哥这个说法,许贤妃在周太后身边服侍时,还未与夫婿和离,又要保守身份之秘,那为什么还敢给皇帝做妃子呢?皇帝知不知道她的来历呀?”

海礁顿了顿,思绪又转了回来:“就算最初不知道,后面也肯定知道了。不过德光皇帝对许贤妃还是挺宠爱的,半点不在意她嫁过人这事儿……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她生下了八皇子,生育有功。”

至于许贤妃为什么敢做皇帝的妃子……这不是明摆着么?

她这样的身份,有周太后在,她还能受到庇护。可周太后年纪大了,早晚要死的,一旦死了,身边的宫人能有什么去处?运气好的,可能是正常遣散出宫,又或是为太后守陵;若是运气不好,兴许就被孙贵妃迁怒,下令处死了。

许贤妃若不想死,那就得给自己寻一条出路。她最初可能只是想图谋一个侍疾的功劳,可不知怎么的,被皇帝看上了。周太后为了周家未来,不想背负欺君罪名,肯定会向皇帝坦言她是有夫之妇,可皇帝不在意,许贤妃就没有拒绝的理由了。成为皇帝的妃子,再生下皇帝的子嗣,就算是孙贵妃知道了她是谁,也不敢对她不利。哪怕周太后去世了,她也有一条活路可走,兴许还能庇护慈宁宫的其他宫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