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C40.青色古堡事件.其之四十(2 / 2)
“想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或许我应该改变一下这个前提,试着推演一下‘假如我没有参加这一活动’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好比采取‘极限’的方式,试图构想一下假如凶手在犯案时完全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干扰,将会出现怎样的一副场景......让人惊讶的是,人一旦换了一个角度看世界,这个世界也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菅野抿起嘴唇,咧嘴一笑:“藤原,我听说你是一个推理小说迷,就和坂野帝二一样,也和间宫那实子一样,所以纯粹的好奇,我想问问你最喜欢的侦探是谁?”
“......奎因。埃勒里·奎因。这也是那实子最喜欢的推理作家。”
“秒极!本人一直认为,逻辑流推理的关键在于‘分析凶手行凶时的状况’,换言之,就是通过还原凶手犯案时的经过,以此为原点进行思维发散,试图从搅在一起的线团中抽出一条线头来。
举个例子说明吧。
房间门外发现了飞溅的血迹,由此得知凶手在行凶时并没有关上房门,换任何人来说,犯罪时要避免被其他人发现都是板上钉钉的铁律,是合理的行为。可凶手却堂而皇之的将房门打开,冒着被过路者发现的风险杀害了死者。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凶手而言,眼前摆着更好的选择,他却选择了一项并不怎么合适的选项。为什么?
所以侦探开始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或许是门坏了,凶手没办法把门关上,或许是凶手知道关门的时候,门框会发生巨大的噪音,关门反而会吸引其他人走过来,这可是很糟糕的情况。结果经过侦探的调查,却发现门并没有坏,也不存在关门会发出巨大噪音一事。
既然门本身没有问题,那问题就在凶手身上了。有什么因素让凶手‘不得不把门打开’,是因为凶手就是想要被人看到他在行凶吗?不对,如果是这样,凶手就不会费尽心机擦拭地板上的血迹,也不会擦拭凶器上的指纹,凶手布置现场,就是为了逃离法律的惩罚,这一点和他想要让别人亲眼看到相矛盾,所以完全不成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