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跟着司令学下棋(2 / 2)
8.马七进六…………
马七进六有一定的道理,为什么呢?一是可以马六进五吃中兵,我马7进5,黑炮五进四打将。那么我两面的车炮全部脱根,被人家牵住,好象两只手全部让人家帮起来,没有第三个、第四个手来解救,就会很苦。二是走兵七进一过河,马抓炮,黑逃炮,再兵七进一吃兵,看起来这步棋很厉害。当时我也压力很大,感到老大师,棋坛泰斗确身手力不凡,让我很难应付,我当时想了20分钟,考虑了20分钟以后,我深得,当时对我威胁最大的是吃我的中兵,而冲卒抓炮对我的威胁不是很大,所以我就直士6进5,补一个,对那边(冲兵抓炮)不理(胡司令给我们讲解了分析的思路,复杂问题简洁化,面临两个危机的时候,先解决主要矛盾问题,舍去次要问题)
8.…………士6进5(加强中路防守,便于反击)
士6进5有什么好处呢,我随时可以炮打兵一将,这边占了便宜再说。老杨当时走了兵七进一,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认为,在刚才的局面下,还是要走马六进五。当时对中国象棋的理解还没有现在这么深,杨官璘虽然是棋坛泰斗,也免不了要狠错误,所以走了兵七进一。(图29—2)
我面对的是中国残局最厉害的大师杨官璘,任何信心的建立都是有条件的,而我当时的残局功底(还不深厚)就在这一届全运会,后几轮的比赛中,我对吉林的李素凡我有马炮三个兵,被人家的马炮走和了,所以当时我感觉到自己对残局缺乏一定的信心,也不应该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就没有这样选择。
我当时考虑,跟杨官璘要分胜负必须在中局解决战斗,不能等到残局中。这就对我战略战术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说一个棋手,一个优秀的棋手应该开局、中局、残局应该都全面发展,有一个方面比较薄弱的话,很容易在选择上有局限性,掌握不好,不好做出正确的选择,找不到一个最佳的方案,如果当时我一开始就选择走炮5平9的话,开局的优势就非常大,能够奠定胜利的基础。那么当时我不敢走炮5平9,直接卒3进1吃卒,又怕他马二进三少吃一个兵。因为不敢走残局,所以我走了马7进6。(图3)
12.…………马7进6
从现在来看,我直接卒3进1吃兵,也比当时我下的马7进6要好。我当时直接走马7进6,心里想如果你吃我的卒,我就马6进4马上吃回,这样就比较放心,因为少一个子再走残局就心里不大放心。杨官璘马上走车八进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