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544议处督总标下亲兵(2 / 2)

加入书签

抄书,没他多技术含量,又不是让他们整理书籍。

要说《永乐大典》成书的时候,肯定要经过多道筛选,需要许多审核官,那才是比较复杂一些。

而瞿景淳他们就是监督抄书而已,朝廷给人,给物,也给钱,不应该遇到什么困难才对。

听到徐阶这么问,杨博也是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站在一旁不走,魏广德只好拱手道:“徐阁老,礼部所选之人,大多是德高望重的儒士,这个年纪、身体就不比年轻人,而抄书也是颇费精力.”

魏广德把现在百余名抄录儒士的现状一说,徐阶就明白过来,低头打开瞿景淳上奏的条陈。

其实条陈很简单,简述遇到的困难,以及请礼部补选抄录儒士等,只不过提议多在国子监监生之中挑选。

当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监生大多年轻,可不比七老八十的民间儒士,他们虽然威望很高,可抄书真的太费精力,他们完全适应不来。

“这条陈应该没有问题,一会儿我就票拟送入宫中,争取明日就交到礼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