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背景资料(2 / 2)

加入书签

这种村社在印加时代被称为卡尔普伊,是阿兹特克和印加等帝国的经济基础。而西班牙人在征服整个美洲的(52年)之后,西班牙王室将许多印第安人土地以委托监护制的方式分给了征服者,作为对他们所立军功的奖赏,这也是拉丁美洲第一批大地产的来源。

但在征服后半个世纪当中,大地产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一样已经占据主导,印第安人公地村社依然是土地所有制的主体。

这是因为,庄园主们正在不断蚕食村社土地,但是速度根本谈不上快,一方面原因是印第安人的抵抗,另一方面原因是西班牙波旁王室有意限制大地产的扩张。

王室之所以警惕大地产,主要是担心土地兼并会带来封建化,进而削弱欧洲白人对于美洲的控制能力。虽然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印第安人公社和大庄园一样,都是自给自足、生产效率低下的前现代化农业组织,但是从古代财政的角度来说,印第安人公社能够更稳定地向国家输出赋税和劳役,而大庄园则接近独立王国。

正因为这个原因,6世纪的西班牙王室一反常态的三令五申,要保护印第安人的权益,除了宗教道德和政治合法性考量外,对劳力和财税的需求也是重要原因。

但从约590年开始,整个美洲的土地兼却急剧加速,仅仅三十年左右,大庄园已经成为殖民地农业经济的主导因素。

这次“失控”背后的原因可以大致归纳为两点:

其一是背景因素,长达一个世纪的灾荒和瘟疫导致印第安原住民人口锐减,在575年左右抵达最低谷。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借鉴北美英国制度,采取撤村并居政策,使得大量土地废弃空荒出来,分给了那些从欧洲来的地产主(特别是放羊的牧场主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