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论语》第一篇第15章 论贫富之德(1 / 2)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解读:
一、原文释义,智慧启源
在这段如珠玑般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对话中,子贡率先发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其意为,身处贫困却不谄媚讨好,身处富贵却不骄横放纵,这样的品德究竟如何?这一提问展现了子贡对贫富状态下应持品德的初步思考和探寻。
孔子回应道:“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认可子贡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更指出,相较而言,不如处于贫困仍能乐道安贫,处于富贵仍能尊崇礼仪。此回答将对贫富之德的探讨推向了更为深邃和高远的境界。
随后,子贡有感而发:“《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他引用《诗经》中“如同骨角玉石需不断切磋琢磨”之句,巧妙地领悟到品德修养正如精心雕琢美玉,需持之以恒地精进完善。
孔子欣然赞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对子贡能够举一反三、从过往的教诲中领悟并推知未来的道理,表达了由衷的赞赏和肯定。
这段精彩纷呈的对话,宛如一座蕴藏无尽智慧的宝库,为我们开启了对贫富与品德关系的深度思索之门。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