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论语》第二篇《为政》第5章 孟懿子问孝(1 / 2)

加入书签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解读:

一、原文释义,智慧启源

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给出“无违”这一简洁而深邃的回答。在孔子与樊迟的后续交流中,这一回答的内涵得以进一步阐释。

孟懿子,作为鲁国的大夫,向孔子求教何为孝。孔子回答“无违”,意思是不要违背。这里的“违”并非单纯指行为上不违背父母的具体指令,而是蕴含着更为深刻的含义。

当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主动向他提及此事。樊迟不明所以,追问其含义。孔子解释道,父母在世时,子女应以符合礼的方式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应以礼安葬,并且在日后的祭祀中也要遵循礼的规范。

“生,事之以礼”,意味着在父母生前,子女要按照社会公认的礼仪和道德规范来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这不仅包括提供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上的慰藉和陪伴。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则强调在父母离世后,子女要按照礼仪进行庄重的葬礼,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念。在日后的祭祀活动中,也要遵循礼节,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传承家族的精神和文化。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