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论语八佾>第9章 孔子论夏礼与殷礼》(1 / 2)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孔子说:“对于夏代的礼,我能够讲述出来,但是它的后裔杞国不足以作为验证的依据;对于殷代的礼,我也能够论说,然而它的后裔宋国也不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明。这是因为文献资料不够充足的缘故。如果文献充足,那么我就能够加以验证了。”
这里的“夏礼”指的是夏朝的礼仪制度。“杞”是夏的后裔所建立的国家。“征”意思是验证、证明。“殷礼”即殷商时期的礼仪规范。“宋”是殷商后裔所建立的诸侯国。
“文献”需要特别解释一下,“文”指历史典籍、文字记载;“献”指熟悉历史掌故、礼仪制度的贤人。
孔子凭借自己的学识,对夏礼和殷礼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但由于杞国和宋国所留存的相关资料以及贤人的缺失,使得这些古代的礼制无法得到充分的证实。
这反映出孔子对古代礼制传承状况的关注以及对获取确凿证据来印证自己学说的渴望。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