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论语里仁>第17章 以贤为镜,省察自我》(1 / 2)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孔子说:“见到贤能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内心自我反省。”
在此,“贤”这个词含义丰富且关键。它所指的并非仅仅是拥有某些突出才能或显着成就的人,而是那些在品德、智慧、行为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色,堪称楷模和典范的人。贤者的品德高尚,充满仁爱、正义、诚信等美德;他们的智慧深邃,对事物有着敏锐而准确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行为上,他们总是遵循道德规范,做出正确且有益的举动。
“齐”字具有深刻的内涵。它并非表面上的与贤者保持一致或者简单地模仿其外在的行为,而是一种全方位的、从内心深处生发的向贤者靠近的努力。这意味着我们要在思想、品德、行为和能力等多个层面,以贤者为标杆,不断激励自己提升和进步。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理解贤者的优点和长处,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本质,然后将这些优点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思维模式中,力求在精神境界和实际表现上都能逐步接近甚至超越贤者的水平。
“省”字在这里是自我审视、反思的意思。当我们遇到不贤的人或者观察到不贤的行为时,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其的批评和厌恶上,而是要立即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深入地检查和思考自己是否也存在类似的不良倾向、错误观念或者潜在的问题。通过这种自我省察,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改正和完善。
孔子的这句话,言简意赅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为我们在个人成长和品德修养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进和提升。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