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论语公冶长第14章 子路的知行观—行胜于闻的践行智慧(1 / 2)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子路一旦听到了某种教诲、道理或知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将其付诸实践,内心就会充满担忧,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在此,“有闻”这个词含义丰富。“有”表示获得、获取;“闻”在此处不仅仅是简单的听到声音,而是更侧重于指接收到、领会到有价值的言论、学说、道德规范等。它强调的是一种对知识和智慧的主动接收与理解。
“未之能行”这一表述较为特殊。“之”是一个代词,指代前面所提到的“闻”的内容,也就是子路所听到和领会到的道理。“未之能行”意思是还没有能够把所领会的道理去实际践行、付诸行动。
“唯恐”二字需要我们深入体会。“唯”有唯一、仅仅的意思;“恐”则表示恐惧、害怕、担忧。“唯恐”合起来强烈地表达了子路内心那种深切的、专一的害怕和不安的情绪。
子路的这种态度,鲜明且直接地展现了他对于知行关系的独特见解和极度重视。他不是把听到道理当作终点,而是将能否付诸实践视为关键。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对于知识和行动之间紧密联系的深刻认知。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