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论语雍也>第7章 仁德长驻于心——颜回的至高境界(1 / 2)
原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孔子满怀感慨地说道:“颜回啊,他的内心能够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偏离仁德的正道。而其他的弟子,只是偶尔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仁德的境界罢了。”
首先,“回”指的正是孔子极为赏识和钟爱的弟子颜回。
“三月”,这里并非精确地指代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而是一种形象且宽泛的表达,象征着一段相对长久、持续且具有连贯性的时期。它强调的是一种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违”字,其含义为违背、背离、偏离。“不违仁”,意思就是内心始终不偏离仁德的准则和要求,始终保持与仁德的紧密契合和一致。
“其余”,指的是孔子的其他弟子。
“日月”,相比于“三月”,代表着较短且较为零散的时间片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