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雍也:因材施教,育才有方—开启智慧之门的教育真谛(1 / 2)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中等资质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
首先,“中人以上”中的“中人”,并非是一个绝对的划分标准,而是相对而言的一种概括性表述。它指的是在天赋、悟性、学习能力等方面处于中等水平及以上的人群。“以上”则表示超出中等水平,具有较为出色的内在素质和潜能。
“语上”的“语”,读作“yù”,意思是“告诉”“讲授”。“上”在这里指代高深、深奥、较为复杂和抽象的学问、道理或知识体系。
“中人以下”与“中人以上”相对,指的是在天赋、悟性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弱,处于中等水平以下的人群。
需要明确的是,孔子提出这样的观点,并非是要将人严格地划分成固定的等级,而是基于对不同个体在学习和接受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这一客观现实的观察和总结。
对于“中人以上”者,他们通常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能够较为轻松地领悟和掌握高深的知识。给他们讲授这些内容,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思考,拓展他们的视野,促进他们在学术和思想上的深入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