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曾子病榻遗言 君子修身要义——临终对君子之道的深情嘱托(1 / 2)

加入书签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曾子身患重病,生命垂危,孟敬子特地前来探望。曾子缓缓说道:“鸟临近死亡的时候,它的鸣叫充满了悲哀;人即将离世之际,他所说的话语往往饱含着善意。君子所应当珍视和遵循的道有三个重要方面:注重自己的仪态容貌,时刻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使之庄重严肃,这样便能在他人眼中树立起威严,从而远离他人的粗暴对待和肆意放肆;端正自己的脸色神情,使其展现出端庄、稳重且真诚的特质,如此就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把控自己说话时的言辞和语气,用心斟酌用词,合理控制语调,使之谨慎恰当、温和有礼,这样就能够远离粗俗浅陋和错误不当。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中的那些具体事务,诸如器具的摆放、流程的安排等,自然有专门负责的官吏来精心操持处理。”

首先,“疾”在此处指的是极为严重且危及生命的重疾,它清晰地表明曾子的身体状况已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

“问”这个字所蕴含的意义远超表面的询问。它不仅包含了对曾子身体状况的深切关怀,还体现了孟敬子对曾子的尊重以及在探望时所传递出的真挚关切之情。

“动容貌”,其中“动”具有主动调整、规范和约束的意味。“容貌”涵盖了人的姿态、表情、动作、肢体语言等全方位的外在形象展现。“动容貌”要求君子以高度的自觉和自律,时刻留意并精心规范自己的外在表现,使其呈现出庄重肃穆且令人敬畏的气质。

“暴慢”,“暴”强烈地传达出凶狠、残暴、暴力的含义,“慢”则着重表现出傲慢、轻慢、懈怠、放纵等不良态度。“暴慢”两者结合,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极其恶劣、无礼、毫无约束且令人反感的行为和态度。

“正颜色”,“正”意味着主动地纠正、端正和校准。“颜色”不单指单纯的脸色,还深入地包含了眼神的流露、神情的变化、面部肌肉的动态等面部综合表现所传递的信息。“正颜色”要求君子通过内心的修养和情绪的调控,让自己的面部神情始终保持端庄、稳重、真诚且富有亲和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