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商人的留洋少爷(35)(1 / 2)
片刻后,他吟了声「哦弥陀佛」,缓缓睁开双眼,看向眼前的两位女施主,开口道:十一月初二,是个宜嫁娶的日子。
何夫人与薛老太太闻言欣喜地正要道谢,又听主持说道:不过,贫僧还是建议二位施主将婚期改至腊月,选在腊月初八成婚最为合适。
薛老太太一听这话,眉心稍蹙,好不容易才确定下婚期,又要推迟了一个月。
大师,能不能帮我们做个法,将这婚期提前些?这寒冬腊月的,办婚事多不方便呀。
智明主持面上带上微妙的笑容,轻轻摇了摇头,天意如此,并不是贫僧能够左右的的。
不过两位年轻的施主皆是大善之人,婚事自然会顺顺利利。
大和尚慈眉善目,手中的念珠一刻不停的扣动着。
何夫人双手合十,感激地向主持行了个佛礼,薛老太太虽然心中又几分不情愿,但还是朝主持道谢。
大和尚同样双手合十,朝两位女施主回礼,等走到薛老太太面前时,他睁开因年迈而略显浑沌的双眼,仔细观察薛老太太的面相。
女施主。贫僧刚刚查看了令孙的生辰八字,观其早年行径略失偏颇。好在如今多行善事,多积善德,能够计功补过。
老太太一听大和尚说中了薛霖的过往,顿时不敢懈怠,上前几步诚心问道:敢问大师,我孙儿可有什么危险?
智明和尚摇摇头:并无性命之危,只是阴德损伤,恐影响子孙。
什么?大师您的意思是,薛霖命中无子?就连何夫人也惊讶地微微张嘴。
大和尚玄妙莫测地笑答:但行好事无需问,命中有子莫强求。
随后,主持方丈便在小沙弥的搀扶下跪在佛前的蒲团上,右手拾起木鱼旁的犍稚轻轻敲击,嘴中念诵着常人难懂的梵语佛经。
均匀、平稳的木鱼声响起,在空旷的佛殿内回荡,让何夫人与薛老太太原本忐忑不安的情绪逐渐平静。
二位向主持再行了一遍佛礼,在另一位小和尚的带领下迈出了佛殿。
二位施主。迎面而来的是毗卢寺的监院。
大师。 十分感谢您替我们引见智明主持。何夫人感谢道:我们也想为贵寺添点香火钱。
是是。薛老太太经何夫人一提点,也提出要捐点香火钱。
自从听到智明主持说薛霖可能一辈子没有子孙后,老太太的心情便十分不安。
何夫人也看出了她的慌张,对老人安慰道:老太太不用担心,儿孙自有儿孙福。
亲家,若两个孩子因阴德一事,一辈子没有孩子她老薛家可就要在这一代断根咯!
主持也说了,薛小子是命中有子的,稍安勿躁。
薛老太太心中有几分愧疚,是她孙子早年做过土匪,损了阴德,才导致两人未来可能很难有孩子。而亲家也没为此事有任何怨言,反倒是劝她放宽心。
从毗卢寺回来后,秀芳便发现老太太变了个人似的,不但开始整日吃斋念佛,而且只要提到何家与何大少爷便连声称赞。
随着季节渐渐入冬,金宁城的天气突然骤降。
老百姓原本还穿着凉快的麻布衣裳,一下子就冷得开始哆嗦了。
何家布庄和薛家煤炭公司的生意也一时水涨船高。
小二,赶紧上壶热茶来。一位顾客跑进了茶馆,身上就穿了两件单衣,哆哆嗦嗦的。
哎呦,老张你怎么穿这么少呀?另一桌顾客见状问道,他同进来的这人算得上是茶馆的老熟人了。
老张叹了口气,道:这还不是因为老天爷突然间变了脸,家中来不及做厚实的衣裳吗?往年的十月尾还是大热天,今年这会儿就开始降温了。
在座众人都感慨气候无常,更有人感叹薛、何两家是遇见了财神,连老天爷都帮助两家发大财。
人群中有位上了年纪的老爷子,抬头望向窗外的天空,饮尽一杯茶,叹道:等到十一月估摸着会下场大雪。大家伙儿还是多屯点煤炭吧。
一旁的年轻人听后却不相信:怎么可能下雪?咱金宁就没下过雪了。
金宁城地处南方,自从他出生以来便没见过金宁城下过雪,更何况是一场漫天大雪。
可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没过几日真如老人家所说天空零零落落地飘起了雪星子。
没有见过雪花的孩子们欣喜地追逐着这些空中的莹□□灵,丝毫未注意到父母眼中的担忧。
等步入了十一月,风雪越来越大,从星星点点的小结晶再到纷纷扬扬的雪团子。
连着几日的飘雪覆盖了整个金宁城,将无知的孩童们脸色冻成了青色,让她们也意识到雪灾的凶险。
又是一夜的鹅毛大雪,城外传来了噩耗。
有几户贫困人家被冻死在了自己家中,被人发现时,一家人紧紧蜷缩在一起,脸色青紫,尸体都已经僵硬得无法动弹了。
消息传到城内,人们纷纷陷入雪灾的恐怖之中,所有能够保暖的物品都开始供不应求。
何家布庄新来的掌柜正为这个季度布庄的进账而欢欣鼓舞时,却接到了何老爷派人送来的通知。
什么?老爷让人将布庄里的棉花和布料都降低价格?布庄掌柜听到通知后目瞪口呆。
这会儿正是棉花和棉布紧缺的关口,不顺势涨价反而压低价格,他的这东家怕不是傻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是6000字的大肥章,明天应该也是6000字。
第53章
何老爷自然知道此刻提高棉布、棉花的价格, 能赚得盆满钵满。
可在天灾下,赚这种沾了人命的黑心钱,实在是有悖良心和道义。
况且,何家布庄是金宁城数一数二的布庄, 若是连何家布庄也涨价, 其余的小布庄便会跟风盈利。老百姓的日子会更难过些。
反之, 若是何家布庄降价, 其他布庄便不会轻易提高价格。
为了此事, 何老爷特地请来了商会中几家售卖布匹的老板进行详谈。
众老板听闻何老板的计划, 面面相觑,并不是所有商人都能克制住金钱的诱惑。
何老板,您这不是让我们兄弟几个, 放弃到手的钱财吗?
是呀, 何老板您是家大业大,可咱们几个家业菲薄就靠着这些布料养活家里人了。
何老爷眉头微蹙,他自然清楚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配合他。
我也知道各位生活不易, 不如这样,大家开个价吧,将手中所有的棉布和棉花全都卖给我。
何老爷真的要将我们所有的棉布和棉花都收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
何老爷举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爽快道:各位酒直说卖不卖吧!
酒桌上的各位老板相互对视,有几人当即拍板决定将仓库里的棉花和棉布都卖给何老爷, 但仍有几人不肯点头。
何老爷也不在意, 何家布庄要降价的消息也告诉了他们, 收购布料他们又不肯接受。反正, 在棉花和棉被这件事上, 他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第二日, 何家布庄里棉花和棉布降价的消息就传遍了金宁城,吸引来了不少顾客。
人们挤到店铺前,仰头一看,店铺上挂着「棉花、棉布低价售卖」的牌子。
还有客人不相信,试探地问了句小二:你们店里的棉花买多少钱?
小二大声的地报了个价格,又接着说:就这价格比往年冬天还低了不少,您找遍整个金宁城也找不到第二个敢买这价格的铺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