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商人的留洋少爷(42)(1 / 2)
何大少爷却笑着劝道:好了, 我们的制药厂很快就会有一笔大收入了。
被何老爷拉走的约克依旧沉浸在与何温言的相见中,他从未想过自己其貌不扬的合作者会有一位长相俊美的儿子,眉眼间的东方韵味,以及文雅的谈吐无不吸引着他。
哦,何。你的儿子
我的儿子已经成家了。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个年轻的外国小伙在想什么,为了防止「薛老板手刃洋鬼子」事件的发生,何老爷赶紧出言制止了约克的幻想。
那真是可惜。
约克叹了口气,将自己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新型消炎类药物上。
所谓情场失利,职场得意。
约克通过人脉搭上了一位英吉利贵族。当他将消炎药的信息透露给这位贵族时,对方惊喜的眼神告诉他,这笔生意成了。
哪怕他将一只药剂的价格提得等同黄金,对方也没有拒绝。
直到七月后旬,欧罗巴大陆的局势彻底恶化,战争彻底拉开序幕。
这位精明的美利坚商人才意识到对方是在做战前准备,约克并不在意战争,他只懊恼没将药品价格提升三倍。
这一切同样不在何温言的预料之中,他知道这种消炎类药物能赚得大笔钞票,可没想到制药厂一个月的盈利竟然远超何家与薛家的年收益总和。
何大少爷并不是贪图富贵之人,但看着账上的大笔收入时还是有些震撼。
而薛老板则意识到想要赚大钱,就要赚洋人的钱。
金钱若是不利用,堆砌在哪儿便只是死物。
何温言决定利用一部分的资金建设一所慈善堂,专门收容无家可归的穷苦百姓,为他们提供吃食与住处。
薛霖却提议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比起一时的温饱,这些居无定所、被迫流浪的百姓更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
他又在金宁郊外开始建设各类的厂房,势必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区。
金宁人见街上成群的建筑工人朝城外赶去,十分好奇地询问几句。
一个工人停住了脚步,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道:咱们去城郊为薛家建工厂呢,薛老板要在城外建十来个大厂子。
这对工人们而言,可是一件大活呀。够他们从年中干到年尾了!
有工厂就意味着有岗位,没活干的老百姓也将目光集中在了薛家郊外的工业区上,恨不得明天厂房就能建成,立即招聘上工。
可厂子建成还需要一些时日,何大少爷的慈善堂倒先开张了。
这慈善堂就开在城内,专收流浪街头的穷苦百姓,还会时常在街口摆摊布施,救济吃不饱饭的人。
有人感恩薛家的善举,也有人嘲笑薛家太傻,将自己的银子拿出来供人吃喝。
甚至一些在慈善堂被救助的流浪汉也生出了别的心思,认为自个儿白吃白喝理所应当。
慈善堂原先是由西医医院的护士们兼职管理的,可随着堂内被救济的人员越来越多,鱼龙混杂,局面逐渐开始失控。
怎么每天都是这几道菜呀?老子要吃红烧肉!
慈善堂里一男人摔了手中的筷子,朝着放饭的小护士发起火来。
那护士被眼前这个泼皮无赖一惊,吓掉了手中的大汤勺,随即也生出了火气。
何小大夫好心让你们在这儿免费吃喝,你倒还挑这嫌那的!
这无赖毫无感恩之心,竟然大言不惭道:他何大少爷家财万贯,也不缺我这点吃喝。既然他想要图个好名声,就应该好人做到底,好吃好喝将我们供着。
你瞧瞧每天给我们吃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呀!
没想到,我帮人还帮出错来了!
房门从外面被推开,何温言与薛霖今日恰好来慈善堂巡查,结果却听到这番言论。
薛老板黑着一张脸,迈步上前拽着这人的后衣领,将他一把领起来扔在地上。
既然这么不乐意呆在这儿,你就给我滚出去!
这男人刚想大声咒骂,仰起头就对上了薛霖冷峻的眼神,回忆起薛阎罗的凶名,刹那间哆嗦地说不出话来。
薛霖尖利的目光如同一把锋利的刀扫视过在场众人,让众人心惊胆战。
我倒要看看,有多少人跟着这个烂了心肝的玩意儿一个想法,现在就给我趁早滚出慈善堂!
没人有义务供着你们吃喝,要不是我媳妇心软也不会收留你们。
仗着别人的好意就得寸进尺,活该你们冻死饿死!
薛老板的话语毫不客气,他当初也跟着祖母一块流浪,自然知道无家可归的艰辛。
但他不允许有人践踏何温言的善心,没有谁是理所应当帮助别人的。
再过几日,城郊的工厂就要开始招工了。年满十五岁,只要没有缺胳膊断腿的,都给我去找份活干。
薛老板一掌拍在桌上,发出一声巨响,厉声道:哪个想干吃不干活的,就给我直接扔出去。我可不在乎什么名声!
说罢,薛霖当即让人将今天闹事的无赖赶出了慈善堂,仍由这人在街上如何耍泼咒骂也无人理会。
直到薛霖与何温言离开前,慈善堂的众人皆鸦雀无声。
薛老板见自家媳妇自从离开慈善堂后便沉默无言,以为他是因今日之事有些寒心。
他温柔地搂过何温言的肩头,低声安慰道:媳妇,没必要为这些人生气。有些烂人不值得我们上心。
何大少爷抿了抿嘴,点点头。
第二日,何温言就拜托何老爷派人管理慈善堂。何老爷手下的管事都是久经商场的老油条,自然懂得恩威并施的道理,管起慈善堂来比西医医院里的护士们更合适。
金宁郊外的工业区开工了。
薛老板连同何老爷一口气连开数十家工厂,小到纸盒包装的轻工业,大到钢铁炼金的重工业。
这一大笔资金投下去砸出了一整片工业区,让金宁城大大小小的老板都不禁感慨薛、何两家家底雄厚。
大批的厂房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让城内外许多老百姓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许多岗位还特地标出招收女员工。
一些原先在家带娃养娃的妇女们看着每个月可观的工钱,在征求过丈夫姑婆的同意下,将孩子抛给自家老人,自个儿去工厂做工去。
甚至有些妇女主意正,不管家中的反对就去工厂干活。结果一个月下来,薪水就快抵上丈夫两个月的工钱。见着钱,家里人也不再反对,甚至还夸自家媳妇这份工找得好。
姑娘媳妇们有了工作、赚到了钱,在家中说话都硬气三分。
工人上下班的流动,也带动了工业区附近的发展。
一些商贩在工业区附近摆上了摊子,等待工人们下班便能聚集到摊子前买点什么带回家。
久而久之,工业区附近竟然出现了夜市,热闹一时。
薛霖工厂生产的商品各式各样,从面粉、肉类到衣物、棉被,全都通过约克的关系远销欧罗巴大陆。
约克借着何温言的消炎类药物搭上了英吉利贵族,又将薛霖的商品经过这位贵族卖给英吉利人。
对方原本不愿接受这些华夏商品,在他看来他们英吉利人的殖民地众多,没必要从华夏购入商品。可看在约克手中独一份的消炎药物的份上,还是将这些商品找到了销售渠道。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欧罗巴大陆的形势完全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
战争的阴霾笼罩在这片土地上,欧洲各国的轻工业也遭到了巨大打击。
这时候华夏的商品反而成为了重要的补给来源,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流入薛霖的口袋。
纵然薛老板凭借着数十家工厂赚到了大笔的钞票,也赶不上何大少爷的制药厂捞金的速度。
原有的制药厂哪怕白天黑夜三班倒,生产出的消炎药也赶不上欧洲快速的消耗速度。
何温言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只好再建厂房,重新招聘工人。
任谁都想不到,短短一年时间,何家大少爷就凭借着手中的制药厂,超越了自己的父亲,成为金宁新首富。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八月初,何夫人接到傅家派人送来的书信,信中告知俞姨娘昨日凌晨临盆。
哥哥说,若云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足足有七斤。
何夫人看着信件上的文字,欣喜道:等孩子足月了,请我们还有言儿、霖儿一同去吃「满月酒。」
娘,我也要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