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喜事连连部族欢(2 / 2)

加入书签

其实我刚刚也隐约感觉得到他的想法,但……人家“家长”真正说出来,还是不太一样得嘛!

在原始社会,各部落由于治理能力、治理理念有差异,部落间的联盟相对脆弱——交通和通信也很原始,没法大规模交流,因此,联姻,成了各部落、乃至各部落联盟间组成联合体的重要联结方式。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自原始社会开始,各部、各国之间的联姻便占据国家交往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一段时期内更是主要组成部分——就在我脚下这片土地,直到16世纪,卡斯提利亚公主嫁给阿拉贡王子使两国合并成为“西班牙帝国”,这俩人的闺女又嫁了神圣罗马帝国王子,夺得了意大利等地的继承权,最终他们的独子(查理五世)成为半个欧洲的主人——哈布斯堡帝国国王,而这一切,仅仅依靠三次联姻就完全实现。

在我国,早期炎—黄部落融合便是靠着数十代的联姻,从三皇时期(第三皇——泰皇神农氏即炎帝部落)正式进入更高层级的五帝时期(黄帝部落乃五帝之首),由于大一统封建帝国建立时间早,联姻的效力比西方国家弱,但翻遍史书,即使统一大帝国仍有大量“和亲”等联姻政策,如汉和亲匈奴、西域,唐和亲吐蕃等,非统一王朝时各国之间的联姻更是不计其数。

眼下还是原始部落联盟时期,要想增加尼国这个早期部落大同盟的凝聚力,联姻,确实是一件利器。

不过,联姻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一是随着代际传承,上一代人联姻的效力不断减弱;二是姻亲意味着责任……这不我面前正有一个拿着自个儿俩妹子骗“巨额彩礼”的;三是最关键和最棘手的,大同盟里部落联盟众多,靠这种方式……难不成我要娶一大堆?而且良莠都得要?

第一点我现在暂时不想考虑——先把眼前这个大同盟巩固了再说。第二点,历史上汉朝重贿匈奴、唐朝倾帮吐蕃,最后还不是闹得兵戎相见,非灭之而后快。想着历史上著名的和亲人物,我不由得陷入思考……

对了,我这边还有个“内鬼”——严青眼看我在思考,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便挪步……真的是挪……到我面前,开始用眼语小心翼翼地表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