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民族之辨(2 / 2)
李如一对于徐奋鹏的文字和思想还是颇为赞许的,此时的文人普遍对于华夷之辨有相当强的执念,而且李如一一家比大多数此时人还要痛恨蒙元。
李如一祖上并非江南人士,而是嘉靖以后从西北迁来,李如一的祖父李诩自己就在回忆录中写过他们家因为在关中,曾经见识过蒙古人入侵,因为痛恨蒙古人,顺带着都讨厌元朝的国号,李诩写书时会故意把“元”字用“原”代替,比如把“洪武元年”写成“洪武原年”。
不过哪怕是李如一,也觉得徐奋鹏“汉唐宋皆闰位”的观点有些太过偏颇,宋朝怎么样不去说他,大明的读书人对于汉唐还是十分尊敬的,再怎么样他也无法说服自己汉唐也是伪朝。
看完这文章再品味一遍,李如一总觉得徐奋鹏文字虽然激昂,但是旨趣并不高,他的书中有一种对于关外领土“求而不得,不如毁去”的悲愤意味。
而且这种叙述对于此时的大明来说也不完全适宜,如果说只有汉唐,故土才是大明的土地,那么大明哪还有对奴尔干都、司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土地的声索和实控权力?
徐奋鹏越是极端,李如一越感觉他文字之中没有底气。
放下徐奋鹏的书,李如一又拿起《民族国家论》开始阅读,只是稍稍看了几句,他就觉得眼前一亮。
和徐奋鹏满纸悲愤的文字比起来,王文龙的文字非常理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