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甲骨社的难处(2 / 2)
方大美跟着范允临夫妻一起走入村子,发现村中的几座大宅院都已经被甲骨社包下,甲骨社的学者们还自己筹钱建了干打垒的房屋,里头保存着一筐筐、一架架出土的甲骨。
此时正是午饭时间,甲骨社都是一些文人,于是就雇了村民准备饭食,实物相当简单,蒸杂粮馍馍、咸菜、野菜酱,文人们一边吃着干粮,一边互相研究讨论甲骨文内容,还有人一手干粮另一只手还拿着小毛刷忙碌着清理甲骨的工作。
方大美也到灶下拿了一份馍馍和咸菜,边走边吃,问范允临道:“既都是有文彩的仕人到此,为何招待如此简单?”
范允临老实回答:“发掘甲骨需要大量钱财,保护甲骨又需要起大屋,社中钱紧,实在没有能力招待好吃食。”
方大美奇怪道:“甲骨做成拓片留样即可,既方便翻看,又可以发卖拓片挣钱,以补亏空,有了拓片,保护之事也可简化了。”
范允临闻言却摇头说道:“之前社中也有此等建议,但我们尝试后发现拓片对于甲骨损伤太大,且拓片所能研究的内容终究不比用真实甲骨作研究,是以现在社中人发现还是要保护好挖出来的甲骨才是最佳。”
方大美好奇:“有这样说法?”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拓印对于文物是会造成损害的,想要拓印出细节完整的拓片,光用清水不行,行家都得学会熬白芨水,这东西可以使得纸和文物之间的缝隙尽量小,但是对文物表面也会有腐蚀作用,即使只是用清水拓印,干湿交替对于脆弱的文物也有损害,石碑这种文物拓印个一两百次或许还看不出问题,但甲骨文相比之下就太脆弱了,多拓印几次多半就要开裂。
↑返回顶部↑